致病性着色霉基因组指纹图谱分析及在分类命名上的意义

基本信息
批准号:3937004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10
负责人:李若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1993
结题年份:1996
起止时间:1994-01-01 - 199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端礼,朱衡,陈洪,李冬梅,王爱平,王哓红,万氏
关键词:
基因组指纹图谱致病性着色霉
结项摘要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方法对致病性着色霉中的4种外瓶霉及卡氏枝孢霉和其它枝孢霉进行了基因组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分析。检测DNA的多态性以寻找种间及种内特异性。用氯化苄方法对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缩短并简化了提取过程,提高了产量,其对60余株受试菌株进行了RAPD扩增,筛选出6种随机引物,对4种外瓶霉建立了DNA指纹图,探讨种间及种内差异。果表明4种致病性外瓶霉均具备独特的RAPD带型,种间差异明显,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标准;种内也存在较明显的多态性。可以作为分型的标志,但身然分离挥与临床株之间来发现显著差异。卡氏技孢霉种间差异不明显,RAPD指纹图分析了对致病性暗色真菌的分类,分型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高光谱图谱融合检测羊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

高光谱图谱融合检测羊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

DOI:
发表时间:2020
2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U17 株 rstA 缺失株降低对小鼠的致病性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U17 株 rstA 缺失株降低对小鼠的致病性

DOI:DOI: 10.13343/j.cnki.wsxb.20170255
发表时间:2017
3

以TMV为模式建立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植物病毒检测方法

以TMV为模式建立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植物病毒检测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7
4

小麦叶锈菌休眠与萌发夏孢子的差异表达

小麦叶锈菌休眠与萌发夏孢子的差异表达

DOI:DOI: 10.13343/j.cnki.wsxb.20190096
发表时间:
5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viu.2018.06.003
发表时间:2018

李若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47289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8900004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070044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3000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8117151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7014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70054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致病性着色真菌的分类鉴定

批准号:38670345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王端礼
学科分类:C01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RAPD技术在拟茎点霉属真菌分类上的应用研究

批准号:39870001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姜子德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螺原体(Spiroplasma)基因组指纹图谱和系统分类研究

批准号:39370001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郭永红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着色霉菌病的防治--致病性着色霉菌的生态学研究

批准号:38970059
批准年份:1989
负责人:王端礼
学科分类:C0109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