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组先前运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方法(GWAS)发现LCE基因为汉族人银屑病的易感基因。该基因由7个紧密连锁的成员LCE3A、LCE3B、LCE3C、LCE3D、LCE3E、LCE2C、LCE2D组成,编码表皮终末分化角质化包膜蛋白,在细胞分化增殖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对LCE基因在皮肤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发现,其中有3个基因(LCE3D、LCE2C、LCE2D)的mRNA表达量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与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呈显著差异,提示上述3个LCE基因极可能为银屑病的易感基因,但需要实验证实。本研究拟在先前工作的基础上,运用高通量SNP检测芯片技术,对覆盖LCE(2C/2D /3D)基因区域内的已知SNP点进行基因分型与DNA测序,以精细定位基因并筛查其变异位点。之后于细胞与蛋白水平深入探讨LCE基因功能,以阐明该基因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为最终揭示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银屑病(psoriasis)被认为主要由遗传与环境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通过免疫介导的共同通路、致使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所致的一种复杂性疾病。本课题组先期运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方法(GWAS)发现LCE基因为汉族人银屑病的易感基因。该基因由7个紧密连锁的成员LCE3A、LCE3B、LCE3C、LCE3D、LCE3E、LCE2C、LCE2D组成,编码表皮终末分化角质化包膜蛋白,在细胞分化增殖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确认LCE基因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本项目研究采用高通量SNP检测芯片技术,对覆盖LCE基因区域内的已知SNP点进行基因分型与DNA测序,发现LCE3D上游调控区域内的一个SNP (rs477392)位点在病例与对照间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显示该位点的SNP 基因型变化可影响LCE3D 表达量。对LCE3D基因深度测序还发现了一个编码变异体。另外对LCE基因在皮肤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发现,LCE3D、LCE2C及LCE2D的mRNA表达量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与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呈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证实了LCE基因与银屑病发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系银屑病的易感基因之一。本项目研究为今后银屑病的基因诊断及其寻找治疗靶点与干预手段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PTTG1基因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
LNPEP基因与汉族人银屑病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
ANXA6基因与汉族人银屑病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
AIM2基因与汉族人银屑病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