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温室要素中的迁移转化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309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张安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劲松,孙建强,夏青,方力,孙文闪
关键词:
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温室植物大气
结项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土壤-植物-大气中的迁移转化是其重要的环境行为。温室的保温性和密闭性会对POPs的长程迁移和土壤-植物-大气间迁移转化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温室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1%多,超过了世界温室面积的70%,且大多建在POPs曾经严重使用的区域。HCHs和DDTs是我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两类POPs。本项目拟对温室环境下HCHs和DDTs在土壤中的降解、土壤-植物间的迁移、土壤向大气的挥发、大气-植物间的迁移、以及温室薄膜对HCHs和DDTs的吸附展开研究,同时对其中的手性化合物在这些过程中的对映体选择性进行追踪,评估温室环境对HCHs和DDTs挥发扩散和在土壤-植物-大气中迁移转化的影响,从而为保障温室作物安全生产和温室作业人员健康提供基础数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按时完成,总共发SCI论文7篇,其中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篇,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4篇,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篇。取得的重要数据和结论如下:本实验分析了传统种植和温室种植两种条件下番茄和黄瓜土壤、组织、大气中OCPs的残留浓度及其分布特征。温室外土壤样品中总OCPs残留水平为26.41-46.19ng/g,均值为36.97ng/g;温室内为37.39-50.65ng/g,均值为44.39ng/g。温室外蔬菜组织中OCPs总残留水平为26.89-307.69ng/g,均值为102.88ng/g;温室内为33.40-376.72ng/g,均值为114.17ng/g。温室外大气中OCPs总残留浓度为725.19-910.95 pg/ m3,均值为790.37 pg/ m3;温室内1010.90-1225.69 pg/ m3,均值为1084.86 pg/ m3。可见,温室内土壤、蔬菜组织以及大气中OCPs总残留水平均高于温室外。非根际土中OCPs残留浓度基本上高于根际土,除了温室内HCHs,且温室内蔬菜根对OCPs的BCF值高于温室外。成熟时期土样中的OCPs残留水平均高于挂果时期。土样中OCPs以DDTs为主,Endosulfans次之,HCHs第三。p, p'-DDE是DDTs的主要成分,DDT/(DDE+DDD)比值在0.22~0.36之间,说明DDTs是历史使用的结果。蔬菜组织中OCPs浓度的高低顺序为:DDTs>HCHs>Endosulfans>Aldrin+Diedrin+Endrin>Chlordanes>Heptachlors。土壤以上部分组织(茎、叶、果实)中OCPs残留量温室内高于温室外。茎中OCPs浓度始终是根、茎、叶三者中最高的。果实中OCPs浓度最高,这可能是因为OCPs能在蔬菜组织之间迁移,并在迅速生长的器官如果实中大量富集。温室内大气中的OCPs浓度高于温室外,温室内大气中OCPs在高度上的浓度分布呈现以下规律:土气交界面>植株中部>植株顶部;温室外为:土气交界面>植株顶部>植株中部。温室内外番茄附近大气中的OCPs浓度略高于黄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张安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07128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286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707022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7330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青藏高原典型湖泊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源解析

批准号:4060110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杨瑞强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微量有机污染物在地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批准号:49472155
批准年份:1994
负责人:钟佐欣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有毒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对地下水的影响

批准号:2063703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朱东强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渤海湾潮间带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研究

批准号:2087707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赵兴茹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