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能力的发育成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正成为21世纪的研究热点。儿童早期的依恋情感,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关键性的奠基作用。本研究拟通过采用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法"对上海婴儿依恋类型进行测评,同时调查家庭养育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以及测评婴儿的气质类型和母亲的人格特征,其看护行为的敏感性和母亲自身的依恋模式等,来考察上海地区母婴依恋特征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而追踪随访幼儿期认知和行为发展的结局,探讨早期婴儿依恋质量对儿童远期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影响。该研究将在国内率先引进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Ⅲ, 并在国内率先对母-婴依恋质量和影响因素及其对儿童日后认知行为发展等的影响进行系统和纵向研究。其意义在于丰富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有关儿童依恋的跨文化研究成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推动在我国儿童保健领域早期开展婴儿依恋质量的测评和干预,关注和改善儿童早期的情感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儿童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研究背景:儿童早期依恋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乃至一生的幸福有着关键性的奠基作用。西方国家对于儿童依恋领域的研究,成果众多,而我国对该领域的关注和研究,可谓刚刚开始。.研究方向:本项目拟横向调查研究上海婴儿的依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纵向随访婴儿依恋的安全性对其幼儿期依恋、认知和行为发展结局的影响。.研究内容:本项目通过在上海选取健康的母婴对,对12-18个月婴儿和其母亲之间的依恋类型和特征进行测评及分析,同时通过测评婴儿的气质特点,母亲看护行为的敏感性、母亲的人格特征、母亲自身的依恋模式、父母的婚姻质量及调查其它家庭养育因素如父母生育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母亲工作状况、主要带养人和带养方式等,探讨我国母婴依恋关系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而纵向随访幼儿期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儿童的认知和行为发展的结果,探讨早期母婴依恋质量对儿童后期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影响作用等。.重要结果和关键数据:.1. 完成母婴依恋测评的健康母婴对共计160对。上海母婴依恋类型以安全型(B型)为主,占68.2% ,具文化普遍性;而不安全型依恋类型中,C型占绝对优势(21.8%),与西方国家不同,但与日本韩国的分布较为一致,同时又有各自的文化特点;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因素与婴儿和母亲双方的特点,特别是和婴儿的气质特点、母亲在抚养行为中的敏感性都有关;而母亲对婚姻的满意度、家庭中其他多个带养人的介入以及带养方式等对母-婴依恋质量的影响亦不容忽视;母亲自身的依恋模式是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2. 完成纵向随访的幼儿共计118名。儿童依恋存在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k=0.738, p<0.001),婴儿依恋对幼儿期的依恋安全性有着非常高的预测效度。安全型依恋婴儿在幼儿期认知水平更高(p<0.05);此外,安全型依恋婴儿在幼儿期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0%;不安全型的检出率为2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科学意义:该研究丰富了有关儿童依恋的跨文化研究成果,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并将大大推动我国儿童保健领域对儿童早期依恋情感发展的关注,如在临床上能早期开展对儿童依恋情感的测评并进行有效干预,将对促进儿童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社会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药物转运、代谢及药物作用位点相关遗传变异因素对冠状动脉支架术人群抗血小板治疗结局影响的前瞻性随访研究
地方依恋视角下的国内游客亲环境行为特征、驱动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
安全依恋状态影响成人对婴儿面孔偏好的机制研究
婴儿早期睡眠行为模式的围产因素影响结局研究
儿童种族态度的发展:认知、社会因素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