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细胞肝癌(HCC)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揭示乙肝向HCC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是调节血管新生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申请者所在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收集了总计3500余份慢性乙肝、HCC及正常对照样本,并研究发现VEGFA基因5'-UTR的-634C/G及3'-UTR的+936C/T位点与HCC易感性相关。本研究继续以关联研究为基础,通过测序系统筛查VEGFA基因多态性,针对阳性位点在全部样本中进行验证;并采用报告基因、实时定量PCR、RNA decay等实验方法对-634C/G及+936C/T等阳性位点开展功能研究。同时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150例采用VEGFA抑制剂疗法的晚期HCC患者,建立晚期HCC患者预后生存的Cox回归模型。为HCC的发病风险预测及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开展2阶段关联研究,以1838例慢性乙肝患者和1207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VEGFA基因上的SNP位点进行系统的测序筛查,最终对6个潜在功能位点进行分型,研究结果发现位于VEGF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rs833061和rs1570360位点与肝癌发生显著相关。其中rs833061位点与启动子区的18bp I/D多态位点完全连锁。报告基因及EMSA实验表明18bp I等位基因可形成一个Sp1结合位点,从而改变基因启动子活性,与肝癌易感性相关(Int J Cancer,2013)。. 以ATF6为候选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开展2阶段关联研究,以1082例慢性乙肝患者和816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一个错义SNP rs2070150 与肝癌发生显著相关。该位点的C等位基因能显著增加ATF6 表达水平及其对ATF6下游作用基因的功能(Int J Cancer,2014)。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HJURP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MicroRNA的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AFB1代谢相关基因遗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