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高发于我国的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迅速、易复发和转移、生存期短的特点,寻找能预测肝癌发生风险的有效指标一直是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已知miRNA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s中也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并且已有报道其能影响miRNA的功能,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风险。申请人前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DNA测序对迄今全部的miRNAs进行了SNPs的筛查和频率验证,发现了28个等位频率大于10%的SNP位点。本项申请拟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病例-对照和核心家系相结合的群体关联研究,确定这些多态性位点是否在群体水平与肝癌的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然后采用一系列功能实验进一步明确显著关联的SNP位点的功能意义,揭示遗传学关联背后蕴含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获得具有应用价值的基因多态性位点,为肝癌高危人群的预警和预防提供新的指标。
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肝癌患者的50%发生在我国。因此,寻找能预测肝癌发生风险的有效指标是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以往大量遗传关联研究发现蛋白编码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多种复杂疾病的易感性、临床转归以及个体化用药等显著相关,但是鲜见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基因如microRNA(miRNA)中的SNP的遗传关联研究报道。因此,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策略,针对miRNA基因中的SNP位点,系统开展了其与肝癌的遗传易感性之间的遗传关联研究。我们使用SNPStream和TaqMan基因分型技术,在广西HBV相关肝癌病例-对照和非HBV相关肝癌病例-对照中对28个miRNA基因中的SNPs进行了基因分型。在控制混杂因素的条件下,以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基因型与肝癌发生风险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我们发现,在广西HBV相关肝癌病例-对照人群中,3个pre-miRNA中的SNPs(即hsa-mir-1255a rs28664200,hsa-mir-1283-1 rs57111412和hsa-mir-1908 rs174561)与HBV相关肝癌的发生风险相关,但是在北京HBV相关肝癌病例-对照人群中这3个SNPs的关联结果没有得到验证。同时,在广西非HBV相关肝癌病例-对照中,5个pre-miRNA中的SNPs(即hsa-mir-146a rs2910164,hsa-mir-196a-2 rs11614913,hsa-mir-449b rs10061133,hsa-mir-605 rs2043556和hsa-mir-612 rs550894)与非HBV相关肝癌的发生风险相关,进一步在广东非HBV相关肝癌病例-对照人群中进行重复和验证时,发现hsa-mir-196a2 rs11614913与非HBV相关肝癌的易感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实时定量PCR研究表明,在A549细胞中,携带C等位的pri-miR-196a2表达的成熟miR-196a2显著高于携带T等位的pri-miR-196a2。以上结果显示hsa-mir-196a2是肝癌的易感基因。本课题首次系统研究了miRNA基因中的SNPs与肝癌易感性的遗传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miRNA基因在肝癌发生中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提供了线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A Prehepatectomy Circulating Exosomal microRNA Signature Predicts the Prognosis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Benefits i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MicroRNAs 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 Involving Different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HJURP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TAP基因多态性与CID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AFB1代谢相关基因遗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