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通过临床病例的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探讨GnTV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上皮内瘤变-胃癌" 发病过程中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之间的关系;通过siRNA基因静默与过表达技术,探讨体外GnTV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与侵袭转移的影响;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糖生物学技术进一步探讨GnTV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RTKs信号传导机制。以期阐明GnTV介导的异常糖基化修饰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信号传导途径,为胃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推动本学科发展及临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在大体标本、细胞株体外实验两个层次探讨GnT-V介导的异常糖基化修饰通过RTKs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胃癌转移侵袭的机制。首先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0例胃癌和100例胃炎组织GnT-V的表达,发现GnT-V阳性比例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最高,早期胃癌和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织次之,而单纯浅表型胃炎最低。并且43例随访超过3年的患者中,GnT-V表达阳性的患者3年总存活率远远低于GnT-V表达阴性患者。在体外实验中,我们应用SiRNA+慢病毒转染技术下调两种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中GnT-V的表达,实验证实,下调了GnT-V表达的细胞在形态上改变,而且增殖、凋亡和转移侵袭能力下降。探其机制,发现EGFR家族蛋白表达下调、EMT的参与(即E-cadherin表达增高和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是启动RTKs途径的主要原因,而MMP-9蛋白表达的下调是最终影响胃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效应蛋白。结果表明,GnT-V GnT-V 通过RTKs信号传导机制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dentification of the starting reaction position in the hydrogenation of (N-ethyl)carbazole over Raney-Ni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铜离子调控AKT信号通路及胃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TNFα信号通路在化疗后残存胃癌细胞加速增殖中的作用
PKGII抑制胃癌细胞MAPK/ERK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盐霉素介导PAF/Wnt信号通路调控胃癌干细胞自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