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农民集中安置重建方式的后评估:可持续性、风险模拟与管控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50322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彭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祝锦霞,李秋香,耿槟,韩璐,康燕,王浩文,陈泓
关键词:
风险模拟可持续评价四川地震农民集中安置管控机制
结项摘要

Within the context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existing disaster research overlooks concentrated rural settlement reconstruction, which results in insufficient theoretical guidance on practice and insufficiency of summarizing and transferring relevant experiences. Using the case of Sichuan earthquake, this project conducts post-evaluation of concentrated rural settlement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aspect of sustainability and risk. An innovative method would be put forward to develop 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measuring sustainability, which combines questionnaire surve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fuzzy set theor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would further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risk impacts on sustainability. An innovative sustainability-risk metric would be developed to classify cases of concentrated rural settlement reconstruction.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strategies would be established. Scenario analysis and sustainability-risk metric w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effective risk strategies, which is useful to improve sustainability while reduce risk of existing concentrated rural settlement reconstruction. The sustainability-risk metric is useful to identify best practices in order to summarize relevant experiences for knowledge transfer. As well, the developed models can be used to monitor future concentrated rural settlement reconstruction and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现有灾害理论研究忽略了灾后农民村内集中安置这一趋势,导致实践缺乏理论系统指导,既有的经验教训不能有效地总结与传承。本研究从可持续性与风险角度,对四川地震农民集中安置进行后评估。创新指标体系建立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蒙特卡洛模拟与模糊集合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开展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并用蒙特卡洛模拟对影响可持续性的风险进行模拟,建立可持续性——风险矩阵对案例进行分类,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控机制与策略,以情景分析与可持续性——风险矩阵,评估管控策略的有效性。利用可持续性——风险矩阵识别最佳实践,总结相应经验教训,传承灾后重建的知识。系列模型同时为未来灾后农民集中安置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监测工具。

项目摘要

汶川大地震后,农村灾后集中安置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农村重建方式。本研究从可持续性与风险角度,对灾后集中安置进行后评估。本项目,基于多主体建模及演化博弈,分析灾后集中安置的决策行为及演化规律,探明灾后灾后集中安置的可行性。同时从农民的角度,对灾后集中安置进行了风险认知和满意度的评估;在村庄的角度,进行了灾后集中安置风险因素识别、可持续评价;最后基于风险——可持续矩阵的案例分类,提出了灾后集中安置的发展策略机制,以保证灾后集中安置的可持续发展。结果发现:(1)农民对灾后灾后集中安置的风险认知受村庄特征和农民特征的影响。村庄特征包括位置、地形、特色产业、灾后集中安置交付模式,与灾后集中安置的绝大多数风险认知存在显著关系,而农民的个人特征会影响其对灾后集中安置的风险认知,但其影响的显著程度弱于村庄特征。(2)不同村庄的农民会对灾后集中安置的满意度评价存在差异,参与统规自建的农民总体满意度高于参与统规统建的农民。(3)灾后建中安置存在的关键风险因素,包括收入增长困难、就业技能水平不高等。(4)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人文发展、防灾减灾5个维度评价灾后农村集中安置的可持续性。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6年,十年期间每个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都稳步提升。其中2008-2010年2010年,是整体增幅最大的两年。2012-2016年期间村庄的可持续水平继续提升,但相较与之前呈现放缓趋势。(5)本研究将案例村庄可持续历年评价的方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定义为其风险度,并构建风险度——可持续性矩阵,对案例村庄进行分类,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人文发展、防灾减灾这五方面,构建管控策略,以实现灾后集中安置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丰富了研究方法,链接灾后农民灾后集中安置的实践与理论,深化了灾后重建的理论。有助于基层地方政府决策,避免盲目的灾后灾后集中安置,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灾后重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彭毅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50199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镇集中安置下生态移民家庭生计变迁与风险防范研究

批准号:7146300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永平
学科分类:G0314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灾后重建区乡村社区韧性综合评价及规划响应策略研究

批准号:5190847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师满江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高烈度地震区隧道灾后修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

批准号:5084802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高波
学科分类:E0804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火灾损伤和灾后性能的评估

批准号:59578033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过镇海
学科分类:E08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