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引起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菌,是导致胃癌的潜在发病因子。常规的抗生素疗法存在产耐药性、副作用大等缺点,寻找抗生素替代疗法(如益生菌、生物活性物质、植物提取物等)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本室保存的33株益生菌菌株中筛选出1株枯草芽孢杆菌对Hp具有很强拮抗能力。实验证明该菌株发酵上清液不仅对3株Hp国际标准株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还对其他致病菌(如金黄葡萄球菌G+、李斯特菌G+、铜绿假单孢菌G-)具有较强拮抗作用。该活性物质具有热稳定性(95℃,1 h)、宽pH范围适应性(pH 2.0-8.0)以及不被酶解等特性。目前,已用多种纯化方法对该活性物质进行初步分离,随后将对其进一步纯化和分析鉴定;对其抑菌机理、体内抑菌效果评价、代谢通路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益生菌制剂和生物活性物质应用于Hp感染的防治作前期的工作铺垫。
本课题前期工作基础中已筛选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体外实验证实其发酵上清液对幽门螺杆菌(Hp)具有强抑菌活性。本项目首先对该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本实验将NCTC 11637作为指示菌,对多种纯化方法及缓冲条件进行了比较(包括阳、阴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RP-HPLC等),通过培养基优化、发酵工艺优化及分离纯化工艺优化,活性物质纯品的获得量从原来μg级上升到mg级(每升上清液能得到0.56 mg纯品),纯度高于95%,且最大限度保留其活性。随后通过质谱确定该活性物质分子量;通过碳谱、氢谱、核磁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解析。利用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此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为后续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短短芽孢杆菌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应用
乳杆菌抑真菌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及抑菌机理的研究
甘蔗黑穗病拮抗菌株HAS抑菌机理研究
海南南药拮抗内生菌的筛选及抗菌活性物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