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林线和雪线分布格局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机理分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0111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韩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百平,刘晓君,赵传华,胡晓,董超,齐文文,吴志萍
关键词:
青藏高原山体效应高山林线高山雪线分布格局
结项摘要

The highest timberline (4900m) and the highest snowline (6200m) of Eurasia are both located in the Tibetan Plateau. But they separate in the south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Tibetan Plateau,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timberline and snowline are different.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imberline and snowline are both greatly influenced by mass elevation effect. But they are affected more or less intensely, and in different ways. The project plans to analyze the consistency and difference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imberline and snowline, on a breakthrough point that the influence of mass elevation effect on timberline and snowline are different. And the research work will reveal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mass elevation effect on Tibetan Plateau’s ecological patterns. The project plans to collect various climate data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bout 420 timberline descriptions and 270 snowline descriptions, as well as the mountain basal elevation data of the Tibetan Plateau; build regression model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untain basal elevation (representing mass elevation effect to some extent) and various climate parameters, such as mean temperature of the warmest month; analyze the relations of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imberline and snowline with various climate parameters. And on this basis, we attempt to build the distribution models of timberline and snowlin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view of the zonal factors (latitude and climate continentality) and non-zonal factors (mainly mass elevation effect). The research could ascertain the distribution and forming mechanism of timberline and snowline, and provides helpful references for our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patter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欧亚大陆林线最高点(4900m)和雪线最高点(6200m)都位于青藏高原,但空间上相距较远,分别位于高原东南和西南部,反映两者的形成机理不同。它们都与青藏高原强大的山体效应密切相关,受影响的程度和方式应该不同。本项目以“山体效应对林线和雪线的影响不同”为切入点,分析“两线”分布格局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机理,揭示山体效应对高原生态格局的重要影响。拟收集区域各种气候数据(温度,降水)、林线(约420个)、雪线数据(约270个),山体基面高度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山体基面高度(山体效应代用指标)对最热月均温等各种林、雪线特征气候参数的影响;分析林、雪线空间分布与气候参数的关系;尝试构建地带性(纬度、大陆度)和非地带性(主要是山体效应)共同作用的青藏高原林、雪线分布模型。试图通过强调山体效应的作用,深化我们对林、雪线空间分布及机理的认识,为青藏高原生态格局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项目摘要

欧亚大陆林线最高点(4800m)和雪线最高点(6200m)都位于青藏高原,空间上分别位于高原西南和东南部。这与青藏高原强大的山体效应密切相关。本项目以“山体效应对林线和雪线的影响不同”为切入点,分析“两线”分布格局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揭示山体效应(以下简写为MEE)对高原生态格局的重要影响。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青藏高原林线、雪线分布以及配套数据的搜集;②高原MEE定量研究;③高原MEE格局分析及其对林线和雪线分布格局的影响。.根据以上研究内容,本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收集到研究区林线数据429个(每条数据包含林线的地理位置、分布高度、山体基面高度及森林的类型信息),雪线数据312个;.(2)提取了青藏高原山体基面高度(以下简称MBE),将高原划分为57个MBE小区;.(3)总结并完善了MEE定量化计算流程;.(4)高原年均MEE最大值为11.55℃,位于雅鲁藏布江西段。冈底斯山脉、藏北高原、唐古拉山和年青唐古拉山围成MEE最大的区域,年均MEE大于10℃。高原的增温格局以此为核心向四周减弱。MBE和MEE并非绝对的线性关系,除MBE之外,距离大地形的边界的距离也是影响MEE大小的关键因素,距离边界越近,山体效应越小;.(5)MEE对林线和雪线的影响机制相同:MEE越大,林线/雪线的分布高度越高。最高林线(4800m)位于高原湖盆区,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谷地的喜马拉雅山北翼,年均MEE10.28-10.69℃。最高雪线(6200m)位于羌唐高原中部,年均MEE11.21-11.55℃,也是高原年均MEE最高的区域。林线和雪线高值区分离的原因在于降水的限制。.(6)MEE最大值(14.11℃)出现在8月份MBE最大(4934m)的小区;MEE最大值多出现在8月,MEE估值最小值多出现1月和2月;高原核心区MEE年变化表现出高原“夏季热源”的特征,6、7、8、9四个月份为全年MEE最大的月份。.本研究在青藏高原山体效应定量的基础上分析高原内部各区域的气候因子、植被类型、林线和雪线的分布高度等。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生态格局的认识,揭示了非地带性因素对林线、雪线高度的作用,为进一步分析欧亚大陆生态格局奠定了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3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韩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600341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7208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70236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7128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0835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300120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30116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132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0066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70938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40233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0203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7008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7006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青藏高原爬坡沙丘分布格局与形成机制

批准号:4187101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严平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线灰蝶族的现代分布格局解析

批准号:4097103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王敏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树木体内碳动态对高山林线分布上线与格局影响机理研究

批准号:4077107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迈和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沙蜥属的分布格局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关系

批准号:30470252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王跃招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