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爬坡沙丘分布格局与形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7101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严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峰,董苗,孟小楠,吴伟,王勇,纪欣然,王一娇
关键词:
类型划分青藏高原形成机制分布格局爬坡沙丘
结项摘要

As an important topography barrier dune, the climbing dunes is a unique aeolian landform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climbing dunes is the produc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irflow, topography and surface sediments. In this project, we define broadly the climbing dunes as a Climbing-Falling Dune System, selecting the whole Plateau and its typical area (Tora River Basin in the Qaidam Basin). We draw up the distribution map, construct the basic database, reveal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 clarify the dynamic chang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discus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odels of the climbing dune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y using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observa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section measurement, sample detection, wind tunnel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other technical means; applying the watershed system map, DEM, desert map and other related drawings and data; combining the materials of geology, geomorphology, climate, hydrology, soil and vegetation. The research in this work provide important basic data and theoretical model for aeolian landforms and desertification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hile also providing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limbing dun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desert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形障碍沙丘,爬坡沙丘的形成是流场、地形和地表沉积物相互作用的产物,是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风沙地貌类型。本项目将爬坡沙丘界定为广义的爬升-下落沙丘系统,选择青藏高原并以柴达木盆地托拉海河上游作为典型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与观测、遥感影像分析、断面测量、样品测试、风洞模拟实验等技术手段,应用流域水系图、DEM、沙漠分布图等相关图件和数据,结合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资料,绘制爬坡沙丘分布图,构建爬坡沙丘基本数据库,揭示青藏高原爬坡沙丘的分布格局与特征,阐明爬坡沙丘的动态变化和形成机制,探讨爬坡沙丘形成演化模式。本项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爬坡沙丘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沙漠形成演化之间的关系,为风沙地貌、青藏高原沙漠化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模式。

项目摘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形障碍沙丘,爬坡沙丘的形成是流场、地形和地表沉积物相互作用的产物,是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风沙地貌类型。本项目选择青藏高原及其三个典型研究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托拉海河流域),采用野外调查与观测、遥感影像分析、断面测量、样品测试、风洞模拟实验等技术手段,应用流域水系图、DEM、沙漠分布图等相关图件和数据,结合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资料,绘制了青藏高原爬坡沙丘分布图,构建了爬坡沙丘基本数据库,揭示了青藏高原爬坡沙丘的分布格局与特征,阐明了爬坡沙丘的动态变化和形成机制,探讨了爬坡沙丘形成演化模式。主要进展有:(1) 构建了青藏高原爬坡沙丘的数据库,绘制了青藏高原爬坡沙丘分布图;(2) 查明了青藏高原爬坡沙丘的分布格局及其与地形、坡度之间的关系;(3) 应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影响青藏高原爬坡沙丘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文和沙源等;(4) 初步提出了青藏高原爬坡沙丘形成演化模式,即山麓沙丘形成期、谷坡沙丘形成期、山肩沙丘形成期与沙山形成期四个发展阶段;(5) 通过风洞模拟实验,提出了爬坡沙丘形成的最适宜坡度(15-35°)和坡形(凹形坡和阶地转折坡);(6) 通过三个典型区断面采样,揭示了自河漫滩至谷坡粒度、元素分异与风化过程特征,全面分析了爬坡沙丘的物源及其沉积环境。初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科学认识爬坡沙丘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沙漠形成演化之间的关系,为风沙地貌、青藏高原沙漠化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模式。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5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严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541005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4117100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001001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371191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科尔沁沙地沙丘土壤线虫时空分布格局研究

批准号:30700109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张晓珂
学科分类:C031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干旱区啮齿动物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

批准号:39970114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马勇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10.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隔离-扩散与季节迁徙对山斑鸠分布格局影响及其形成机制

批准号:3146056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曲江勇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温带海岸沙丘类型、形成机制与发育模式研究

批准号:49701002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董玉祥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