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发病与复发机制尚不清楚,对于粘附、侵袭、血管生成三大特征的3A模式发病机理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腹腔镜手术是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压力变化对人体腹膜超微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将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观察CO2气腹不同状态(充气模式、气腹压力和作用时间)对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和局部腹膜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组织与细胞粘附、侵袭、血管生成等相关因素的指标变化。评价CO2气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影响及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尚无此方面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腹腔镜手术时不同CO2气腹状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影响和相关细胞分子机制,为临床安全应用腹腔镜手术及术后制定相应的辅助治疗方案提供更合理的理论依据。
1、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如粘附、侵袭、血管生成等。CO2气腹可以造成腹膜间皮细胞形态学改变,通过诱导与恶性肿瘤转移相关的粘附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的表达促进恶性肿瘤细胞侵袭和生长。对于不同CO2气腹状态是否会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局部的功能以及超微结构变化进而影响异位内膜组织的侵袭能力,尚无详细文献报道。.2、研究方向:.应用两种不同工作原理的气腹机,观察CO2气腹不同状态、梯度气腹压力和不同时间等作用后,异位内膜病灶和腹膜超微结构变化及细胞粘附、侵袭、血管生成等变化机制。.3、主要内容:.(1)CO2气腹对异位模型建立的影响。.(2)气腹不同压力和作用时间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异位内膜病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CO 2气腹不同压力和作用时间对腹膜间皮细胞的影响。.(3)不同充气原理的CO2气腹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及腹膜间皮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影响。.4、重要结果及数据:.(1)造模不同时期(造模术前、造模术后第4d、10d)CO2气腹作用后3组成模率分别为100%、70%、80%。后两组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低于造模前干预组(P<0.05)。CO2气腹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模成功率,对异位病灶的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等具有抑制作用。.(2)气腹干预后早期(1周)10mmHg和20mmHg CO2气腹组对子宫内膜异位灶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等相关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10mmHg组低于20mmHg组(P<0.05)。术后6周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气腹压力较低者对于异位病灶的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等抑制作用优于高气腹压力和对照组,可能是腹腔镜术后复发率低的因素之一。.(3)10mmHg和20mmHg CO2气腹组均有异位灶腺细胞凋亡增加,线粒体嵴消失、线粒体肿胀明显;微绒毛消失,细胞连接缝隙增宽断裂,基底层细胞排列紊乱。CO2气腹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灶腺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破坏,降低其侵袭能力,20mmHg组损伤作用稍大。.5、研究的科学意义:.CO2气腹能对异位病灶的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等产生抑制作用,气腹压力较低者作用较明显,同时对异位灶腺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破坏,降低其侵袭能力,可能是腹腔镜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Tuning the subsurface oxygen of Ag2O-derived Ag nanoparticles to achieve efficient CO2 electroreduction to CO
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CO2交换对短期不同水平氮添加的响应
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腹腔镜热CO2气腹对结肠癌细胞组织的杀伤作用及作用机制
低温保存对黏附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冰冻干燥对人红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机械牵拉力对Müller细胞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