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信息偶遇过程中趋避行为的产生规律与神经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77412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姜婷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武汉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宋恩梅,罗琳,黄兵,张斌,程齐凯,迟宇,郭倩,徐亚苹,杨佳琪
关键词:
在线信息偶遇影响规律神经机制偶遇微过程信息趋避行为
结项摘要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of online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this research project will collect real-world encountering events via critical incident diaries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overall encountering process and deconstruct the micro process, then focusing on the information approach-avoidance behavior at the moment of encountering. Meta-ethnography, explication interviews, and expert review will be combined to detect potent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approach-avoidance behavior and build a framework of factors. Controlled experiments will be designed and conducted based on the Associative-Propositional Evaluation model and the 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odel in Psychology to reveal how different user, information, and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exert their influence on the approach-avoidance responses.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in the Neurobiology, including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lectrodermal Activity, Pulse Plethysmography, and Eye Tracking, will be employed to observe the experiment participants, with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the information approach-avoidance behavior and explaining the way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s.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online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will be constructed to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develop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theories. It meanwhile will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onlin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s, thus enhancing users’ abilities to acquire information and the publicity role of the Internet as a mass media.

本项目针对在线信息偶遇现象开展研究,通过关键事件日记采集真实的在线信息偶遇事件,系统展现偶遇全过程的推进规律,详细解构偶遇微过程,聚焦于偶遇发生瞬间的信息趋避行为。结合元人种志、解释性访谈和专家审查等多种方法探测信息趋避行为产生的前置动因,基于心理学的关联-主张评价模型和刺激-生物-反应模型设计并开展受控实验,全面揭示用户、信息、环境特征对趋避反应的作用规律,引入神经生物学的脑电、眼动、皮肤电、脉搏波等多种生理测量手段观察实验对象,探索信息趋避行为的神经机制,对多方因素的作用方式作出科学解释。构建在线信息偶遇综合模型,旨在丰富对于人类多元信息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信息偶遇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为在线信息环境的优化升级提供有效的方法论工具,提升用户信息获取能力,增强互联网宣传作用。

项目摘要

以低参与、低预期为特点的信息偶遇是当前人们在线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偶遇过程开始于人们对信息刺激的注意,随后会对其做出趋近或回避的选择。本项目借助心理学的趋避理论以及神经生物学的生理测量手段,刻画并解释了在线信息偶遇过程中用户的趋避反应,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完成了预期研究目标。..本项目创新了信息偶遇研究方法体系,提升了偶遇事件采集效率并形成数据集,通过结构化处理和定性分析揭示了偶遇全过程的推进规律;进一步明确了“信息趋避”的概念内涵,分别针对文字刺激和视觉刺激构建了信息趋避行为影响维度框架;采用眼动追踪、事件相关电位等生理测量手段开展实验研究,探索了信息趋避行为的神经机制,发现了任务紧急度和用户好奇心程度的显著影响;基于有利于信息偶遇发生的模拟在线信息环境开展眼动实验,发现信息刺激的修辞学特征——即创建信息标题所使用的框架或证据类型能够对用户的趋避反应起到显著调节作用;最后建立了信息偶遇及信息趋避综合模型,全面反映了在线信息偶遇过程中趋避行为的特征及规律。..本项目采取信息趋避这一独特视角深化信息偶遇研究,凭借跨学科优势形成了新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突破研究发展瓶颈,丰富了对于人类多元化信息行为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通过探明趋避行为的发生机理和影响规律,为在线信息环境以及信息本身的设计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因长期趋避特定信息而造成的信息获取路径固化、信息视野窄化问题,有利于弥合知识鸿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5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1

姜婷婷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120316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0223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0423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内侧隔核调控趋避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

批准号:3187107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熊鹰
学科分类:C0905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线虫水感受与趋避行为的神经环路及调控研究

批准号:3147103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吴政星
学科分类:C0901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网站质量影响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的行为规律和神经机制研究

批准号:7130212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叶许红
学科分类:G02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电影在线评论造假行为产生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研究

批准号:7190219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侯晨雪
学科分类:G02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