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晶吸收机制的研究及其在设计、评价新型纳米结晶中的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300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何仲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徐璐,凌桂霞,刘晓红,王永军,付强,王金铃,刘聪,罗聪,艾笑语
关键词:
质量标准水溶性纳米结晶生物利用度吸收机制
结项摘要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是制剂学领域的一大难题。众所周知,纳米结晶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克服药物的自身不足。本课题组的研究表明:与固体分散体(Nimotop?)相比,尼莫地平纳米结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确增加,但是其溶出度却明显降低,即尼莫地平纳米结晶的水溶性与生物利用度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由此,本课题组认为:纳米结晶很可能以结晶态直接吸收。本项目旨在研究纳米结晶的吸收机制。通过制备、评价不同粒径/晶型的纳米结晶,研究粒径/晶型对难溶性药物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为吸收机制的研究积累事实依据;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从细胞水平、组织水平乃至整体动物水平研究(定性、定量)纳米结晶的吸收机制;最后,基于纳米结晶的理化性质和吸收机制,建立纳米结晶的质量标准,设计适合口服的纳米结晶药物传递系统。本项目对难溶性药物的开发以及纳米结晶技术的应用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一般认为水溶性和膜透性是影响药物吸收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纳米结晶技术由于其载药量高、安全性好、制备工艺简单而备受研究人员的亲睐,口服纳米结晶药物传递系统(oral nanocrystal drug delivery system,ONCDDS)已经成为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重要手段。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与固体分散体(Nimotop®)相比,尼莫地平纳米结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确增加,但是其溶出度却明显降低,即尼莫地平纳米结晶的水溶性与生物利用度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基于此,本研究紧紧围绕纳米结晶的吸收机制,选择8种难溶性药物为模型,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制备了不同粒径/晶型的纳米结晶,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对其进行全面表征,确定将动态光散射技术与激光衍射相结合,辅以电镜的直观表征可以准确测定纳米结晶的粒径;对纳米结晶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详细记录了纳米结晶在稳定性研究过程中的外观变化,并监测其理化性质,确定了影响纳米结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研究了纳米结晶在不同溶出介质及不同条件下的溶出,发现纳米结晶的粒径、晶型及形态均会影响纳米结晶的水溶性;研究了纳米结晶在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发现纳米结晶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但与体外溶出并不一定存在相关性;以尼莫地平纳米结晶为例的吸收机制研究,揭示了纳米结晶的吸收机制为:尼莫地平纳米结晶经巨胞饮和小窝蛋白介导的胞吞被肠细胞摄取,经肠细胞内一系列生物转运后,被外排至肠系膜淋巴中,从而避免了首过效应,提高了尼莫地平纳米结晶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最后,确定了尼莫地平纳米结晶口服吸收的临界粒径。本研究的开展对于设计粒径一定、晶型恰当的有特异性吸收方式的新型ONCDDS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截至目前,本研究已发表21篇文章,均为SCI收载,国内授权专利一项,达到了我们初始定的目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何仲贵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U160828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5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72556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333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7337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281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365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多肽-金属配合物纳米结晶及其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8107260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石凯
学科分类:H3408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形态调控方法改善难溶性药物纳米结晶口服吸收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0299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付强
学科分类:H3408
资助金额:17.9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高分子在纳米棒中的结晶和取向研究

批准号:2077409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苏朝晖
学科分类:B0309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可同时促进结晶成核和生长的纳米粒子合成及其诱导聚乳酸结晶研究

批准号:5157311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徐家壮
学科分类:E0302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