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金属配合物纳米结晶及其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260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8.00
负责人:石凯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林文辉,穆朝峰,杨琳琳,金艺,欧阳梅,冮洪博
关键词:
多肽口服纳米结晶吸收机制金属配合物
结项摘要

如何实现肽类生物大分子经胃肠道粘膜的高效、稳定化传递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前沿课题。本课题拟构建一种新型的多肽-金属配合物纳米结晶给药系统,可以在不产生新分子实体以及不采用载体材料的前提下促进多肽大分子的透膜传递。结晶过程温和、工艺简单,药物晶体化后具有良好的理化稳定性。本项目拟在对多肽纳米结晶的可控生长和稳定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经肠粘膜的吸收转运机制,为纳米结晶化多肽类药物的粘膜传递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该系统的构建模式及相关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成功发展这一新型给药系统,对提高多肽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生物大分子传递系统的发展,将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摘要

如何实现肽类生物大分子经胃肠道粘膜的高效、稳定化传递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前沿课题。蛋白质结晶化为改善此类药物的稳定性和体内传递提供了新的方向。本项目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金属配合物的多肽纳米结晶给药系统,可以在不产生新分子实体以及不采用载体材料的前提下促进多肽大分子的透膜吸收。胰岛素结晶收率>85%,粒径150-250nm,粒度分布均匀且分散性良好;经表面修饰后zeta电势升高为+20-30mV。结晶化蛋白很好的保持了原有生物活性(>90%),可体外持续释放12h。Caco-2单层细胞摄取和转运实验结果表明:表面修饰材料可打开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促进纳米结晶经细胞旁通路。体内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胰岛素裸晶降血糖作用不明显,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经表面修饰后在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2-3小时血糖浓度即降低为初始血糖的70%-50%,降血糖效应可维持12小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8-7.1%,达到了本课题的预期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成果对提高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促进生物大分子传递系统的发展, 将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结晶微球口服输送系统及吸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7301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魏秀莉
学科分类:H340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形态调控方法改善难溶性药物纳米结晶口服吸收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0299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付强
学科分类:H3408
资助金额:17.9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纳米结晶吸收机制的研究及其在设计、评价新型纳米结晶中的应用

批准号:8117300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何仲贵
学科分类:H34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蛋白质-金属配合物结晶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

批准号:3070105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石凯
学科分类:H3408
资助金额:1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