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空间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程度。本项目拟以上海为例,在RS和GIS支持下,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解译的城市土地利用与公共设施数据,在不同尺度上,运用最小邻近距离、缓冲区、吸引力指数、行进成本等方法对公共设施如城市公园、图书馆、体育设施、消防设施等的可达性及动态变化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典型公共设施如城市公园的问卷调查,探索可达性与利用率的定量关系,揭示影响可达性与利用率的主要因子;结合居住区与人口的空间分布,运用需求指数定量评价城市居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情况,并采用定序变量相关分析和因子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测度公共设施的公平性程度,并对其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探讨。本项目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合理规划与布局城市公共设施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参考与依据,对其他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城市群文体公共设施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城市路网连通可达性矩阵优化模型研究
基于供需匹配的城市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精细测度与优化研究
皖江城市带城市环境动态变化过程的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