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获及存储(CCS)技术能够在以煤炭消耗为主的同时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技术之一。该项目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 研究基于CCS技术的电力行业逐步实现低碳运营过程中的科学问题,揭示中国电力行业低碳运营模式下的企业活动引起的产业演进规律。项目首先建立基于碳捕获技术的电力产业分析系统,为研究提供分析框架和基准线;在这个框架下,研究碳捕获技术成本变动趋势下的企业投资模式和基础设施网络的优化过程;然后以微观企业的技术范式为基础,研究发电产业低碳运营对产业结构、产业绩效、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特有的科学规律,形成低碳发展模式下的电力产业演进模型;最后,针对该产业演进模型所表达的关键因素和作用机制,提出推动电力产业低碳运营模式演进的优化政策组合。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制定低碳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准备和政策依据。
本项目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构建二氧化碳的价值链,并针对该价值链设计基于CCS的商业运营模式。研究了在不同的商业运营模式下,各系统成员所面临的动力、风险以及各自的决策目标,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2)在低碳化商业运营模式下,研究CCS参与者的个体属性以及决策模型。对可能参与CCS交易的个体居民、企业以及政府在进行投资决策、服务商选择以及商业谈判过程中的伦理属性进行了研究,得到基础性的行为规律;(3)研究了CCS的低碳电力技术的创新系统演进机制及技术路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以上研究在系统描述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程度;产品创新以及服务创新的自组织演化机制;低碳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各种作用机制,以及整体的系统演进模型;低碳经济的主体行为特征和由此引起的整个行业发展变化规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研究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视角的研究领域,将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这个方向对于当前的低碳经济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项目共取得学术文章7篇,其中ESI检索2篇,一篇为国际A类期刊,单篇影响因子最高6.14。在该项目支持下,负责人获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2012年龙江学者特聘教授。依托该项目,共培养博士生4人,硕士生8人,其中已毕业博士1人,已毕业硕士4人。一本学术专著正在撰写中,组织领域内国际学术会议1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基于供应链的产业绿色低碳多重耦合协同演进机制及政策研究
配额嵌入模式下CTP螺旋驱动的产业系统低碳演化及政策引导
低碳电力转型目标决策、路径优化与政策机制协同设计
大型高碳体育场馆低碳运营影响因素及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