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都市建设的健康效应量化甄别与影响机制研究:居民体力活动的视角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67800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杨家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沈青,龚岳,刘青,林雄斌,周华庆,孔祥夫,乐晓辉,董美璇,吴光周
关键词:
建成环境深圳市健康城市规划理论公交都市居民交通行为与健康
结项摘要

Existing research on built-environment and public health has been mainly based on low-density urban expans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where automobile-based travel dominates. It is unknown whether relevant research conclusions can be applied in China, where urban areas are of relative high-density, mixed use, and high percentages of travel by transit and non-motorized modes. The proposed research examines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s of built-environment in urban China, aiming to shed light on China’s strategy of transit metropolis. Major research activities include 1) examining the impacts of transit riding on public health with China’s National Survey of Health and Nutrition; 2) examining the health implications of Shenzhen’s metro investment. This research links fields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health. Research results can help better policy-making for China’s transit-priority strategy and transit metropolis development.

本项目突破欧美国家关于低密度蔓延式小汽车为主的城市建成环境的健康效应研究,关注公交与非机动交通出行率相对较高的,具有高密度、高混合度特征的中国城市建成环境的公共健康效应,以便为我国目前进行的“公交都市”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公众健康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思路为:1)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微观个体行为,辨析建成环境,公交出行,体力活动和个体健康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作用强度,揭示公交出行代替小汽车出行的潜在健康影响和建成环境影响要素;2)以深圳市公交发展实践为案例,分析轨道交通开通前后居民出行特征变化的时间,空间和社会特征,揭示中国典型公交都市建设的现有健康效应和建成环境优化途径。这一研究跨越规划设计、城市交通与预防医学三个领域,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公交都市建设的“交通—健康—社会”综合效益。

项目摘要

随着城市空间蔓延和小汽车使用的增加,城市居民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相关研究表明公交、非机动等绿色交通出行对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有正向影响。因此,公交都市建设可以通过提高居民选择绿色交通出行的比例,增加居民交通型体力活动,改善健康状况。建成环境是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和基础设施等物质环境及其空间分布的组合,可以影响居民的出行行为,是城市规划主动干预公众健康的有效切入点。课题围绕建成环境-出行行为-体力活动-健康效应的作用链,从都市圈-城市-街区多层次对公交出行的体力活动效应和健康效应、公交都市建设的体力活动和公众健康效应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数据,从城市尺度上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对居民体力活动行为和健康的作用机制;(2)基于百度热力图、ofo数据等大数据,研究轨道交通周边建成环境对人流活动的时空分布、非机动交通接驳出行的影响,探索街区层面的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特征和健康的影响机制;(3)基于出行调查数据、建成环境数据、POI数据等,定量分析居民出行行为的城市建成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公交都市建设的健康效应;(4)从交通系统要素角度提出公交都市建设优化路径;(5)公交都市导向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策略;(6)大都市区公共交通供给侧创新及体系优化研究;(7)基于JAVA和安卓系统的居民体力活动测量APP研发与完善。.研究发现,相对多中心城市区域具有明显更低的肥胖发生率。高密度、高土地利用混合度、更加人性化的公共交通周边建成环境、特定设施的密度、更高的安全性等都有利于居民的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出行,增加体力活动,获得健康效益。公交都市建设对居民交通型体力活动具有正向影响。不同群体对建成环境中不同的公共交通设施和POI设施敏感度不同,应对不同群体提出针对性的体力活动引导准则和公共交通服务供给。通过对深圳公交都市发展多角度的分析,对巴士公交补贴政策、TOD规划导则、轨道交通-土地一体化开发策略、交通创新与协同等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为其他城市的公交都市发展提供借鉴。.在城市居民健康水平亟待改善的背景下,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健康效应的角度认识公交都市建设的正面意义,并且从规划策略、综合开发、交通要素构建、制度建设等方面,从不同尺度优化公交都市发展,提升公交都市发展的健康效应。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杨家文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体力活动视角下建成环境与居民健康水平量化分析及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5177840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泽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住房自有对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量化甄别、效应差异及政策含义

批准号:7180405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斯亮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1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城市居民体力活动的时空间制约对实时累积健康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4190118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周佩玲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多元量化模型的大城市贫困居民健康的邻里影响研究

批准号:5167857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袁媛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