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模型都是针对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建立的,对中国并不适用。而且都是基于企业资产价值和不确定信息视角。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投资者处于信息的劣势方,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出的决策可能使投资者的利益受损。中国制度背景下,债券市场各主体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非对称信息。因此,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本课题以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理论为基础,借助博弈论和激励理论、精算和统计方法,从中国企业债券的培育环境和债券信用的表现特征入手,基于非对称信息视角,将非对称信息以控制成本的形式转化为危险函数,建立中国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模型,设计中国企业债券信用风险防范机制。.通过运用精算学中企业破产模型的思想估计企业违约率,对混合模型中与事实不符的假设进行改进;通过区分金融行业以及非金融行业,在混合模型中考虑利率敏感性资产对债券违约率的影响这一因素,从而减少模型的估计误差,对混合模型进行拓展。
一、项目的背景.规范高效的债券市场有着促进经济增长、管理投资风险、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功能。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信用风险是企业债券的最主要风险之一,而信息不对称则是影响投资者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判断的主要因素。创建规范、高效的债券市场,需要对债券信用风险的准确定价机制,以保护投资者,并帮助企业降低债券融资成本。.二、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在系统回顾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模型发展路径的基础上,评估现有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模型进行评述,分析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给出未来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的发展方向。.第二,基于企业内部因素视角,利用企业价值、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现金持有等与信息不对称密切相关的企业变量,分析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的影响。.第三,基于企业外部因素视角,利用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监管和中介机构等影响信息不对称的企业外部变量,分析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的影响。.第四,拓展本课题关于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将其应用于中国证券市场其它领域的研究。.三、重要结果.第一,现有债券信用风险估计的三类模型(结构模型、强度模型与混合模型)各有其适用性与局限性。未来债券信用风险定价模型需要纳入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等因素,相关研究需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投资者行为对债券信用风险定价的影响。.第二,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质量、企业社会责任等企业层面的非财务变量也包含着关于企业信用风险的信息因素,并影响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第三,宏观经济环境、中介机构、媒体监督等企业外部因素影响着企业与债券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并进而影响着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估价。.四、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理论上,本课题提出了未来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的发展方向,将债券信用风险估价模型与中国的法律制度与市场环境结合起来,改进了债券信用风险估价模型。.实践上,本课题有助于企业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积极参与社会责任等非财务活动,降低企业信用风险,有助于监管部门采取适当政策措施,促进中介机构的发展与媒体监督,进而促进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及其功能性效率的提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基于微观信用风险定价和宏观金融结构调整的视角
电子商务中信用风险的管理研究:基于卖家行为控制的视角
基于微观视角的货币政策组合非对称传导效应研究
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国家形象构成要素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