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额叶皮层边缘下叶-边缘前叶通路及其微环路功能障碍参与慢性炎症痛

基本信息
批准号:91732107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万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崔爽,马龙雨,徐灵驰,马军,范晓岑
关键词:
脑电光遗传学慢性疼痛神经通路前额叶皮层
结项摘要

Chronic pain is a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nvolving perceptual,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dimensions. The prefrontal cortex (PFC) is a common cortical region for all these processes. With a combinative application of in vivo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 optogenetics and calcium imaging, the present project aim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infralimbic-prelimbic (IL-PL) microcircuit within the PFC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pain and associated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Electro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IL-PL pathway in chronic pain will be first examined, followed by optogenetic manipulations of the pathway. Potential roles of PV-positive interneurons in layer V of the PL will be further examined with in vivo calcium imaging and brain slice patch clamping. The project will test our following hypothes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pain, hypo-functional pyramidal neurons in the IL induce over-excited downstream PL pyramidal neurons due to disinhibition. This research will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different PFC subreg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pain.

慢性痛包含了伤害性感受及情绪、认知等多个维度。前额叶皮层是脑内同时涉及这三个维度的重要核团,从而参与慢性痛时情绪、认知障碍的“共病”。本项目将进一步深入到前额叶内两个重要的亚区,即边缘下叶(IL)和边缘前叶(PL),拟联合应用清醒大鼠多通道在体电生理记录、光遗传学、在体钙成像等多种技术,在慢性炎症痛模型中深入研究IL-PL通路介导慢性痛的神经通路机制。项目首先明确慢性痛大鼠IL、PL及IL-PL通路电活动特性的变化及其与痛行为、情绪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进而应用光遗传学技术模拟或挽救IL-PL通路活动变化,证实它们对痛行为影响的因果关系,最后应用在体钙成像和脑片膜片钳技术,明确PL区PV阳性中间神经元在其中的作用。本项目希望证实以下科学假说:慢性炎性痛时,IL功能的减弱,导致PL内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功能减弱,继而PL内的锥体神经元脱抑制而兴奋性增高,从而导致慢性炎性痛的发生。

项目摘要

本项目联合应用清醒大鼠多通道在体电生理记录、光遗传学等多种技术,明确慢性炎症痛大鼠模型边缘下叶(IL)、边缘前叶(PL)及IL-PL通路电活动特性的变化及其与痛行为、情绪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进而应用光遗传学技术模拟或挽救IL-PL通路活动变化,证实它们对痛行为尤其是自发痛行为间的因果关系。项目证实:慢性炎性痛时,IL功能的减弱,而PL内的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增高,从而导致慢性炎性痛的发生。且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发现腹侧海马CA1区(vCA1)是影响IL-PL通路活动的关键上游脑区,局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降低是上述变化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此外,项目将CRISPR-SaCas9基因编辑系统配合工具病毒及基于cfos-rtTA-TRE的神经元亚群标记系统,实现了特定投射和功能特征的神经元亚群基因编辑,有助于未来深入探究特定神经通路及靶基因的功能。本项目揭示前额叶皮质参与痛觉调控的生物学机制,为慢性疼痛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开辟了新思路。本项目共发表SCI论文13篇,包括Cell Reports, Science Advances等高水平SCI期刊。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5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万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9600150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089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104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770241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40059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106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0566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3002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470559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70319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慢性痛状态下前额叶皮层及其相关环路对痛觉信息编码的调控机制

批准号:3153002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韵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283.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针刺调制脑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环路的fMRI研究

批准号:3087066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方继良
学科分类:H270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电针干预慢性痛大鼠社会行为异常及其rACC-NAc环路机制

批准号:8180418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沈醉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脊髓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神经病理性痛慢性化的机制

批准号:3090140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每晓鹏
学科分类:H09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