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子宫颈癌的诊治中,如何准确判断病变是否会进展或肿瘤是否会复发一直是临床难题。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CIN和子宫颈癌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人体免疫系统在病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准确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将有助于解决上述临床难题。本研究依托在前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建立的CIN和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数据库和完善的随诊系统,从HPV感染与人体免疫应答的关键环节入手,借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研究领域的先进方法(ELISpot技术、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测定PFC和细胞内介素测定ICS等),从多个层面、多个时间点对CIN和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动态评价,以甄别哪些免疫指标的异常是与病变进展或肿瘤复发最为相关的高危因素,从而为即将进入临床的HPV感染免疫功能重建治疗筛选目标患者,为CIN和子宫颈癌的监测提供新的免疫学方法。
项目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人体免疫应答的关键环节,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动态评估,目的是甄别出哪些免疫指标的异常可能是HPV持续感染、宫颈病变进展或宫颈癌复发的免疫学高危因素,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治疗后监测提供免疫学指标。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CIN患者和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结果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IN患者的CD4+T细胞比例下降,而CD8+T细胞比例增加。CD4+/CD8+T细胞比值随宫颈病变级别增加而下降,提示CIN患者的免疫功能发生了改变,导致对HPV感染的抵抗力下降。2.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了CIN及浸润癌组织中CD4+和CD8+ T细胞亚群分布,结果发现,CIN 和早期浸润癌宫颈组织CD4+ T细胞密度高于非CIN组,CD8+ T细胞的密度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升高,而CD4+/CD8+ T细胞比值则随病变级别的升高而降低。提示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CIN及早期宫颈癌患者其宫颈组织的免疫功能发生了改变。在有无癌转移的盆腔淋巴结组织之间,Foxp3+/CD4+ Treg细胞比值有差异,提示Treg检测或可作为辅助判断预后的病理学检查指标。3.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标本中上清液中与细胞免疫功能有关的细胞因子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宫颈分泌物中IL-10浓度的升高与LSIL相关,而TNF-a浓度升高与HSIL相关,提示对宫颈分泌物进行细胞因子检测可用于评价宫颈局部免疫状态。4. 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了CD8+T淋巴细胞对HPV E6 蛋白肽段刺激的反应性,结果显示与病变进展患者相比,病变退缩患者CD8+T细胞对HPV-16 E6蛋白刺激的阳性反应率高,提示CD8+T细胞对E6蛋白的反应性好是预测病变退缩的一种指标。5. 建立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诊信息系统。6. 出版了畅销医学科普《子宫情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早期浸润癌血管形成表型的识别及青蒿素衍生物抗侵袭和血管形成的基础研究
HPV16整合所致宿主顺式元件变异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早期预警因子的研究
宫颈上皮内瘤变证素辨证及其相关蛋白质组学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