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现金管理效率是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财政国库现金余额快速上升,并在2010年突破3.5万亿,巨额闲置财政现金导致每年上千亿的收益损失,而且每年财政还持续发行大量国债,国债膨胀与大量财政现金盈余并存凸显财政现金管理的效率错位。同时,巨额财政现金波动对货币政策构成显著负面影响。上述问题表明财政现金管理效率评价及其优化已成为当前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本项目将对此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国际上通行的财政现金管理制度类别,研究财政现金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财政现金投融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估当前我国财政现金管理效率;并构建财政国库最优库底现金模型,测算我国政府财政国库现金最优存量。同时,研究财政现金投融资行为与国债发行的动态关系,最终在公共财政视角下分析兼顾货币政策、国债发行策略及财政现金管理体系的最优制度设计。
随着近年来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财政国库现金迅速增长并且一度突破四万亿的巨额水平,出现了两难并存的局面——高额财政国库现金闲置的巨大时间价值损失和财政国库现金高位波动对央行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造成显著影响。本文以当前财政国库现金管理效率为问题导向,研究财政国库现金波动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分析提升财政国库现金管理效率的政策选择。对此,本文借鉴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探讨当前中国财政国库现金流波动特征,研究财政国库现金总量波动和存量结构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分析财政国库现金偏离最优水平的效率损失,测算最优库库底现金余额,分析提升现金管理效率的市场化管理制度。.在当前央行经理国库的制度背景下,中国财政国库现金总量与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都存在稳定的反向关系,财政国库现金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财政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会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影响货币供给政策,财政国库现金协议定期存款促使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重上升,影响商业银行储备水平与信贷能力。同时,财政国库现金需要商业银行提供抵押品,抵押比例越高,商业银行必须留出越多的储备购买债券,促使财政国库现金转入商业银行后社会可用资金下降,导致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寻求更多的储备资金,最终引起货币供给水平波动。.由上可知,中国财政国库现金效率低下对货币政策造成了负面影响,中国必须结合财政国库现金流波动规律及其对金融货币市场的影响,借鉴国际经验,实施财政国库现金市场化管理制度改革。尽管存在一定的制度差异,但发达国家为提升国库现金管理效率而实施市场化管理的基础条件基本相似:一是准确构建现金流预测模型,二是准确测算最优库底资金,三是厘清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关于财政国库现金管理职责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确定闲置财政国库现金的投资运作模式,加强其与宏观政策的协调。.本文进一步结合中国中央财政数据分析财政国库现金流的特征及预测方式,构建国库最优现金余额模型,测算表明目前财政国库现金已经大幅高于最优水平。混合金库制是实施国库现金市场化管理的最优制度,闲置现金可以买回国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并可以开展安全性、流动性可控的货币市场运作,在财政国库现金赤字融资问题上,研究证明该操作不会影响长期财政可持续性,而且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深化。最后,还应积极构建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日常协调机制,降低市场化运作对宏观政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对中国公共财政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评估研究
公共财政视角下中国“逆服务化”趋势与服务业分类发展战略研究
政府层级、财政分权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国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