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选择合适指标成分控制降糖中药"三叶糖脂清"的质量,本课题一方面追踪三叶糖脂清的化学成分能否被吸收以及吸收后在体内的变化,对整体动物口服三叶糖脂清后的血液、胆汁、尿液、粪便进行UPLC-DAD-TOF/MS分析,明确入血及排泄的化学成分群,揭示其体内直接作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采用基于靶细胞结合-LC/MS分析的方法,预测三叶糖脂清可与胰岛β细胞结合的化学成分群。然后综合体内、体外的实验结果,初步确定既可进入体内又可与靶细胞发生作用的成分。将这些成分从"降糖、调脂、抗氧化"角度进行α-糖苷酶抑制、脂肪酶抑制、DPPH自由基清除、蛋白质糖基化产物AGEs抑制的药效学评价,最终确定可用于三叶糖脂清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本项目探索一种基于靶细胞结合-LC/MS分析预测中药活性成分的方法,可减少系统药效学评价可能带来的巨大工作量,降低对备筛化学成分纯度和量的要求,为指标成分的快速确定提供了一种思路。
复方中药“三叶糖脂清”的药效物质不甚明确。为此,本课题首先采用UPLC-Q-TOF/MS,对三叶糖脂清药物及大鼠给药后的入血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明确其化学物质基础及入血成分;随后采用MDF数据处理技术,对大鼠口服三叶糖脂清主成分芍药苷后的血液、胆汁、尿液、粪便质谱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其体内产生的代谢物;接着采用基于靶细胞结合-LC/MS分析的方法,明确三叶糖脂清可与胰岛β细胞结合的化学成分群;然后对既可进入体内又可与靶细胞发生作用的成分,从“降糖、调脂、抗氧化”角度进行α-糖苷酶抑制、脂肪酶抑制、DPPH自由基清除、蛋白质糖基化产物AGEs 抑制的药效学评价,明确具有药效活性的成分。此外,本课题还超额完成了主要活性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即采用LC-MS/MS对芍药苷、荷叶碱进行了大鼠药动学研究。该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基于金芪降糖片药效物质的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的基础研究
基于多酶靶标偶联亲和超滤LC-MS技术的余甘子中降糖活性成分的快速发现
2D-LC/MS技术在中药药效成分发现中的应用研究
用核技术结合GC/MS研究新型特效中药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