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容迟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0933011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210.00
负责人:孙利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郭忠文,刘云淮,陈雷,陈雷,陈雷,程伟明,张仲阳,宋志杰,王锐,曲海鹏,洪锋
关键词:
移动容迟网络网络体系结构增强机制移动模型机会通信
结项摘要

移动容迟网络(MDTN)利用节点移动带来的通信机会实现数据传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组以提供低成本、高可用性的无线传输服务为目标,对MDTN基础理论,以及若干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MDTN的节点移动模型和特性分析、网络体系结构、性能评价模型和方法等基础理论,路由转发、消息分发和组通信等传输技术,网络拓扑增强和传输增强等性能增强机制,以及"基于车辆的城市信息系统"的仿真/实验系统。在研究过程中围绕"无线多跳同步传输和'存储-携带-转发'异步传输"相结合,"Infrastructure mode和 Ad hoc mode"相结合,"静止节点和移动节点"相结合,以及"固定轨迹移动和随机自治移动"相结合,提出可扩展、通用的MDTN网络体系结构,复杂环境下综合多因素的节点移动模型,以及一系列适合大规模MDTN的传输技术和性能增强机制,力争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项目摘要

移动容迟网络MDTN利用节点移动带来的节点间短暂通信机会,实现可容迟消息的高效传输,在未来物联网移动应用中极具价值。本项目组针对MDTN的“机会通信”的特征,围绕如何分析、发现、利用和创造节点移动带来的通信机会,提供低成本、高可用的无线传输服务这一关键问题,在移动模型、体系结构、传输技术与增强机制等方面,展开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项目组取得的主要创新型成果包括:在移动模型方面,利用出租车的行驶速度感知周围车辆的密度,首次提出非密度的基于移动的聚类方法,在宏观方面揭示城市车辆热点的变化规律;在微观方面,首次发现车辆间的相遇间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不同于已知的人与人相遇间隔的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车辆的移动模型。在传输机制方面,提出了利用Zigbee模块协同探测WiFi网络的通信机会发现策略;首次发现车辆经AP时的链路质量 具有AP内相关性和AP间相关性,提出了多车辆的高效公平的通信机会接入等传输机制;提出了基于历史信息预测节点相遇机会的消息转发机制、基于P2P的位置服务信息的分发机制,以及移动容迟网络的泛播和组播机制。在传输增强方面,利用错误模式分析,首次提出了基于干扰信号的并发传输机制,有利于无线信道的极大提高;在铁路、公路等固定行车路线,提出了车辆与基站之间通信质量的短时相关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多节点协助的通信机会发现和增强传输机制;首次发现和利用广播FM信号中的RDS周期性信息,提出了可用于城市范围的高精度低功耗的时钟同步与校准机制;此外,课题组还提出了移动容迟网络的拓扑增强机制、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等机制。在体系结构与验证系统方面,提出了一个通用的移动容迟网络的体系架构,研发了基于车辆的城市信息收集与发布的验证系统和海洋环境收集的验证系统,验证提出的算法和机制。.项目组共发表论文115篇,其中包括CCF推荐A类期刊/会议论文30篇,CCF推荐B类期刊/会议论文和IEEE TVT等Transaction论文12篇,其中,发表在SigKDD、MobiCom、TMC和TVT的论文,引用次数分别达到40次、39次、42次和52次,论文的总引用次数已超过350次,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获得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9项;培养毕业研究生35名。.综上所述,项目组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系统验证等方面取得了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达成了项目预期目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孙利民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47834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67317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091501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50678123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272078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47241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178053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7848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U176621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92.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19301016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移动容迟网络的路由与拥塞控制方法研究

批准号:6100322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余辰
学科分类:F02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车载移动容迟网络的连接、容量与延迟特性研究

批准号:6117106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金德鹏
学科分类:F010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社会感知的能量约束移动容迟网络研究

批准号:6136201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白翔宇
学科分类:F0104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城市车载移动容迟网络接触特性形成机理及应用研究

批准号:6130017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海泉
学科分类:F02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