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ing at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all regions of the country, this project researches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national/ regional industry promotion policies. I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 project analyzes the individual effects and combination influences of the financial, tax,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olicies which are widely adopted across the country, and discusses the role of different policies on nation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methodology perspective, policy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Dynamic multi-regional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s are built from the socio-economic system level, and the direct impact and indirect 'spillover' role of polic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fields and different time are analyzed in different policy combination scenes. The analysis is developed from industry leading role, employment, economic growth,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social welfare five aspects. And the cause of the effect is researched based on the modeling and analysis.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1) Action mechanism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policy at the regional level and national level. 2)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al policies implemented and made in China's central and provincial levels. 3) 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policy effect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4)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policy choice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from the effect perspective.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各区域健康有序发展为目标,研究国家和各区域的产业推进政策可能产生的各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在研究视角上,以各地广泛采用的财政、税收、投融资政策的单个效应及其政策组合影响为分析对象,探讨不同政策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作用。在方法学上,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发展动态多区域CGE技术开展政策模拟,从社会经济系统层面,构建多区域动态CGE模型,在不同政策组合情景下,从产业带动、劳动就业、经济增长、资源消耗和社会福利五个方面,分析政策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和不同时间的直接影响和间接"溢出"作用,并分析产生效应的原因。研究内容从以下方面实施:1.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在区域层次和国家层次的作用机制。2.我国中央和省级层面制定和实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总结和分析。3.不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效应的CGE模拟分析。4.基于效应视角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和政策选择。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举措,各级政府都推出相应的政策。但是产业政策具有多面性、动态性和多层次性,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国家尺度层面或者从某个区域的角度展开,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各区域健康有序发展为目标,研究多区域背景下产业政策的特点和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既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梳理和理论分析。系统梳理和分析了自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发布的公共政策,发现中央部委的产业政策重点是构建和完善产业生态系统,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着力点是要素投入,主要采取“短、平、快”的措施,仍存在计划经济“思维惯性”。鉴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市场创新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特别是中介组织的发展,本项目就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组织——行业协会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行业协会独立性不强、资源汲取能力有限、公信力与代表性有待增强。2)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效应的CGE模拟分析。首先进行基础性工作,基于投入产出表和校准法测算了行业技术进步,结果表明采掘业的技术进步最快,达到了6.19%;食品制造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则存在某种程度的下降。从制造业本身各部门技术效率比较来看,高技术制造业相对传统制造业技术效率较高,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计算机、通用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效率较低。从区域尺度看,出口和进口对中部地区技术效率均具有促进作用,FDI的增加仅对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构建多区域动态CGE模型对产业政策的模拟表明,对特定产业增加直接投资会推动区域产出的增长,其中中部区域的产出增加最为显著,而西北区域的产出增加较其他区域要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推动作用呈逐渐衰退之势,而且越是推动作用显著的区域,衰减的幅度越大。东北、西南、西北和中部区域的居民收入随投资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京津、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区域的居民的收入随产业投资的增加而出现下降。(3)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基于演化经济模型的模拟显示政府采取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相对于采取鼓励模仿创新的政策更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区域内企业的良性发展。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宜加强开放合作意识,厘清政府边界,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政策模拟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与政策优化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实验”的驱动、路径与政策研究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