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黄膜外层蛋白1(VMO1)作为分泌型结构蛋白,与溶菌酶、转铁蛋白和糖/粘蛋白参与组成卵黄膜和部分体液的主要成分。我们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首次发现VMO1在某些动物(骆驼、绵羊、小鼠)泪液中呈高表达,而在人和兔泪液中缺乏。现推测VMO1在这些动物泪液中参与稳定泪膜及眼表防御,并可能用于防治人泪液相关的疾病。本课题将在体外应用生物化学方法观察VMO1与人泪液主要蛋白成分(溶菌酶、乳铁蛋白、粘蛋白等)的相互作用;在兔和小鼠眼表通过转基因技术高表达或在鼠通过RNA沉默抑制其表达,利用体内和体外(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VMO1对泪膜及眼表的影响,以及VMO1在干眼模型中的治疗效应。结果将明确VMO1在泪膜的作用,揭示其分子机制。有可能为治疗人眼表疾病提供一种新的策略,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泪液在维持眼表微环境稳定,保证角结膜生理功能,参与疾病状态时的眼表变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卵黄膜外层蛋白1(VMO1)存在于骆驼泪液中,推测其对维持眼表生理功能发挥作用。于2012年围绕国家自然基金项目“VMO1在泪液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81170827)开展了研究,结果包括:1)观察到VMO1存在于骆驼和绵羊泪液,不存在于人、牛和兔泪液;2)VMO1蛋白可以和泪液溶菌酶发生相结合;3)加入VMO1能减少泪液的表面张力,可有助于泪液在角膜表面均匀涂布;4) VMO1在小鼠以及大鼠眼表能增加泪液滞留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5)VOM1可以提高干眼患者的泪液结晶质量,而对健康人的泪液结晶没有明显变化;6)创造了三种新的眼表研究方法:包括新的泪液取样方法和评价眼表充血的方法,以及在眼表通过滴眼有效转染核酸(siRNA)的方法;7)总结报道了眼科病人血缘性病原体的感染状态和发现翼状胬肉高表达碳酸酐酶1。上述结果对探讨VMO1在眼表的功能及应用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为防治眼表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为我们进一步开展临床眼表疾病治疗奠定了基础。.经本项目资助,目前已发表5篇SCI论文,另2篇文章已投稿待发表;申请专利1项;参加国际会议3人次;有4名博士研究生和2名硕士研究生直接参加该项目研究,5人已毕业。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干眼症新机制:钙激活氯通道在结膜泪液分泌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调控
针刺对兔泪液蛋白成分改变的实验研究
艾滋病患者泪液中HIV-1病毒的基因分析和感染活性研究
Maspin在受精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