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主血脉”研究炙甘草汤诱导内皮细胞参与造血的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272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刘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秀深,杨岚,陈丽平,曾跃琴,徐薇,周毅,林齐鸣
关键词:
心主血脉炙甘草汤造血内皮细胞
结项摘要

中医认为血的生成以脾肾为主,同时也与其它脏腑有关。其中心主血脉,并通过"化赤"、"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的过程,参与血的生成。而西医近年来发现心血管内膜(主要是内皮细胞)参与了造血过程。课题组前期的临床和相关实验证实,对有"心血虚"表现的慢性贫血患者,应用炙甘草汤为主治疗,有理想的疗效,同时现代中医用于心系的方剂如参附汤、生脉饮、炙甘草汤等,能促进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造血生长因子。据此,我们提出心脉参与生血的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内皮细胞参与了造血信号调控的工作假说。本次实验拟观察炙甘草汤影响内皮细胞参与造血信号调控的程度,并与补肾法、补心加补肾法对照,观察是否有加强促精生血的作用。希望通过研究揭示心生血的机制,丰富中医血生成理论,提高对慢性再障、慢性心衰、慢性肾衰等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难治性血虚"证的辨证精度和治疗效果,并为当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造血重建的临床实践提供治疗思路。

项目摘要

中医认为五脏皆参与了生血,脾肾是生血的主力,但心也通过营气和津液“奉心化赤”后“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来参与生血过程。西医长期认为血生于骨髓,而近年来又发现心血管内膜(主要是内皮细胞)参与了造血调控过程。二者的认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选择中医治疗“脉结代”的代表方炙甘草汤作为补心生血的代表方,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小鼠“气血虚证”贫血模型为受试对象,并设两个对照组:右归饮组(作用于肾),炙甘草汤+右归饮组(作用于心肾),试图观察作用于“心”的中医处方能否调控内皮细胞参与造血?借此探讨“心脉生血”理论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与“精生血”之间的部分差异。经过三年来的努力,项目的预定方案已顺利完成,获得了多方面的数据,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完成了9篇论文,已发表3篇。.  实验分体内和体外实验两部分。体内实验:⑴炙甘草汤作用于小鼠“气血虚证”贫血模型后,发现给药3天后炙甘草汤能显著升高RBC,与右归饮合用效果明显。对血红蛋白升高较慢,第7天才有差异。对白细胞、血小板影响很小。⑵炙甘草汤对小鼠血清及骨髓EPO无明显影响,但能增加血清SCF含量,且优于右归饮。⑶炙甘草汤能增加小鼠骨髓F-ⅧRag的数量,优于右归饮组。但对CD34无明显影响。体外实验:⑴发现炙甘草汤对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TPO、TGF-β1、G-CSF分泌在一定时间段有促进作用,合方组对G-CSF分泌有优势,而右归饮对促进EPO分泌有优势。而对GM-CSF、IL-3、SCF、VEGF、IFG1的分泌影响不大。⑵炙甘草汤能下调脐静脉内皮细胞表面FLT3受体和G-CSF受体的表达,右归饮能上调内皮细胞表面EPO受体的表达。各组均能上调内皮细胞表面GM-CSF受体表达,但相互之间无差异。⑶脐血培养第14天,单纯加中药对集落形成无影响;加入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后,能明显刺激集落形成,以炙甘草汤培养上清刺激集落形成效果最显著。.  可见,炙甘草汤能促进内皮细胞分泌造血生长因子TPO、TGFβ1、G-CSF、SCF等,含有这些因子的上清液,能显著增强骨髓红系祖细胞增殖能力。能有效促进小鼠“气血虚证”贫血恢复,改善骨髓微环境血管密度,与补肾法同用,在促进G-CSF分泌等方面有协同作用。可见,心脉生血的机制是维护了骨髓微环境毛细血管的功能,调控了内皮细胞分泌部分造血生长因子。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DOI:10.3788/AOS202040.2212001
发表时间:2020
3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DOI:10.16016/j.1000-5404.201907063
发表时间:2019
5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刘渊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U183013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U133012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0209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7309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803039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083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672049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2146001
批准年份:202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6187404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心主血脉”理论构建“视血属心”图像交互特征模型

批准号:8180415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蹇文渊
学科分类:H311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炙甘草汤对触发活动影响研究

批准号:39560090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陈奇
学科分类:H3208
资助金额:6.5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甘草“生凉炙温”的科学内涵

批准号:8186070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付雪艳
学科分类:H320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血浆谱效关系研究甘草蜜炙功效变化相关物质基础

批准号:8117355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梦月
学科分类:H320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