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中汞的生物传递机制及其生态风险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0134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郑冬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沈阳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牛之欣,李卉颖,刘志彦,王琳,金晓云
关键词:
生物传递营养级15N同位素生态风险
结项摘要

污染土壤中汞的生物传递机制及其生态风险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项目利用15N同位素确定有色冶金区陆地食物网,研究总汞和甲基汞在土壤-植物、土壤动物-节肢动物-两栖类(青蛙)、鸟类、家禽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中的分布、累积;建立经验模型,探讨汞的生物传递机制;通过研究不同胁迫下饲养实验初步评价汞污染对野生生物的生态风险。本项目的成果将深化有关汞在食物链迁移规律及其生态风险的理解,加深对污染土壤中汞造成的生态风险的认识,因此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污染土壤中汞的生物传递机制及其生态风险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项目利用15N同位素确定有色冶金区陆地食物网结构,不同生境主要为食草食物链,其初级生产者主要是草本植物,蝗虫、蚱蜢、蟋蟀等节肢动物以此为食,形成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为蜘蛛、螳螂等。.土壤汞含量为0.039~19.835 mg/kg,平均含量为4.75 mg/kg;超过辽宁省土壤背景值(0.037 mg/kg)127倍。土壤汞最高点含量远远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三级标准。从土壤汞的分布可以看出,距离污染源越近汞含量越高,最高点出现在冶炼厂边。不同植物对汞的积累方式不同。从调查区草本植物汞含量可以看出,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植物汞含量亦在污染源附近较高。尤其草本植物汞含量大体为根>叶>果实(穗)>茎。.植食性昆虫体内汞含量较大,肉食性昆虫体内汞含量高于植食性昆虫。不同动物器官富集汞的能力不同,汞在东亚飞蝗提内分布的规律为翅膀>头>腹>足≈胸;中华蚱蜢体内的分布规律为翅膀>头>胸≈足>腹;蟋蟀体内各部分汞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出头>翅膀>胸≈腹>足的规律;螳螂不同器官中的汞浓度表现出头>翅膀>胸>颈>足>腹>螯。.从植物-植食性昆虫角度可以看出,蝗虫、蚱蜢对植物富集性不高;从不同群落蝗虫-螳螂,蚱蜢-螳螂、蟋蟀-螳螂的食物链传递可以看出,汞在食物链中存在明显的富集;蜘蛛对东亚飞蝗、中华蚱蜢、蟋蟀汞的富集系数高于螳螂对东亚飞蝗、中华蚱蜢,蟋蟀。.通过汞对赤子爱蚯蚓7d、14 d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表明,随汞浓度升高,蚯蚓死亡率增加,二者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7d、14d的急性毒性试验的理论LC50分别为:129.53mg/kg,94.37 mg/kg。蚯蚓的死亡率可以作为汞的污染生态风险进行表征的一种生物标志。通过蚯蚓回避实验表明,研究区均出现回避现象,表明研究区污染土壤的栖居或生态功能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本项目的成果将深化有关汞在食物链迁移规律及其生态风险的理解,加深对污染土壤中汞造成的生态风险的认识,因此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郑冬梅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70127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7108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壤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批准号:2126702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卫
学科分类:B0605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稻田土壤甲基汞形成的微生物生态机制

批准号:4157145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玉荣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分子生态毒性及其适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4110128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宋雪英
学科分类:D07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新型污染物PPCPs的土壤污染生态过程及其生物响应机制

批准号:2127715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安婧
学科分类:B0605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