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interfirm mechanisms on supplier-buyer contractual behavior, particularly about prepayment arrangements and payment behavior. It first conceptualizes two institutional logics—institutional compati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priority—and examines their effects on contractual behavior. It then employs three interfirm mechanisms—bargaining power, social networks, and type of ownership—to explore variations in contractual behavior.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interfirm mechanisms. This proposal includes quantitative studies based on a multi-city large sampl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large firms, both aim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contractual relations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本研究以上下游企业合同关系为分析单位,探索制度逻辑和企业间互动机制对预付款安排和实际付款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提出制度兼容性和制度优越性两种逻辑以解释上下游企业合同行为。然后从以往文献中提炼出议价权、社会网络和所有制类型三种企业间互动机制来解释合同行为。最后检验制度逻辑与企业间互动机制的交互作用。本研究计划包括大样本定量研究和多案例比较的定性研究,试图全面理解中国转型经济中复杂的上下游企业关系。
我们把企业政治行为对获取合同伙伴的影响置入于供应链关系治理的情境中去考察。以往关于企业政治行为的研究总是在解释其效果是好还是坏,而我们着重解释企业政治行为的影响在上下游的效果不同。本文从企业政治行为包括的获取资源和信誉两个维度去解释上下游的这种差别,并区分了两种具体情境:早期与晚期的企业、内资与外资企业。这两种情境能够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企业进行政治行为对上下游供应链关系的影响。. 这篇论文的定量部分使用全国中小企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定性部分就企业政治行为和上下游合同关系做了三十个中小企业访谈。目前本论文在顶级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审稿中。. 本研究揭示了企业经营政府关系的悖论,我们发现企业进行政治行为对获取更多的上游供应商有好处,却不利于下游客户数量的增长。这是在我国上游弱下游强的供应链关系中得出的结论。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上游供应充足,获取下游客户却很困难,下游也经常拖延拖欠账款。我们发现政府关系使得上游供应商更相信该企业会付款不会跑路,而下游客户却不希望该企业有政府作为后台从而议价能力太强。揭示这一悖论也有指导职业经理人的实践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2A66铝锂合金板材各向异性研究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制度环境、企业间网络与企业战略的互动机制:以乡镇企业集群为对象的研究
垂直企业间关系互动对联合非伦理营销行为的影响:解释水平视角
企业间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的选择及效应——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
社会企业制度逻辑管理与平衡:基于多元制度逻辑视角的动态追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