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农村普惠金融机制:基于社会互动的实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67330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饶育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庆田,陈建中,彭叠峰,王建新,鲍玮,梅立兴,郭刚刚,何鲁,许琳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社会互动农村金融普惠金融实验
结项摘要

Inclusive Finance has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y in China with a number of policy being introduced, aiming to solve the poverty problem in the poor rural area.However,those rural area still faces severe shortage of financial and credit supply under the particular institution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Under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spread of Mobile Internet, this project makes use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ve features of the network platforms and develops new countryside Inclusive Finance patterns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traditional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credit dilemma.To achieve this goal,the project analysi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borrowers'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risk sharing and repayment constrai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In the classic principal-agent framework, we use signal screening experiments, public goods game and trust game experiments to reveal behavioral pattern of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network of microscopic principals.Finally, with the aid of a series of random control field experiments, the use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lexible contract design credits programme and evalua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 information-sharing inclusive financial platform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This project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inancial practice, as well a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rural financial revolution of China.

我国已将普惠金融确定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一项国家战略,并出台了多项政策。然而,由于特殊的制度与文化背景,我国农村仍然面临严重的金融排斥与信贷供给不足。在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本项目利用网络平台所提供的沟通与互动功能,探索新型农村普惠金融模式,以缓解现行微型金融模式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贷困境。项目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社会互动与沟通技术对借款人的类型信息识别、风险分担、还款约束等机制的影响,在经典的委托代理框架下,分别通过信号甄别实验、公共品博弈实验、信任博弈实验等揭示不同社会网络结构与沟通技术下的微观主体行为规律,借助一系列随机控制实地实验,研究微型信贷中的柔性契约设计机制与策略,构建具有操作性的微型信贷方案和效果评估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的普惠金融移动共享平台,为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项目摘要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本项目利用网络平台所提供的沟通与互动功能,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社会互动与沟通技术对借款人的类型信息识别、风险分担、还款约束等机制的影响,为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围绕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微型金融的信息传递和社会互动规律,本项目在社会互动对贷款契约执行的影响、移动社交网络对契约执行的交互影响、基于个人特质的借款人风险与还款保障机制、互联网环境下借贷市场风险管理研究、社会资本与公司行为研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投资者个人资产配置研究等六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Economic Letters》等国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在《南方经济》、《消费经济》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取得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著作两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3次,培博士毕业生5名,培养硕士毕业生 17名。研究成果表明,移动互联网具备微型金融的信息沟通模式和社会约束机制,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功能与互动功能可以有效提高信贷效率,有助于普惠金融的推广与借款人互动互助的自愿还款机制形成。特别地,从非正式社会互动与欺诈行为关系的角度,团队创新性的研究经理人内部联盟对公司股价崩盘的影响,在《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上发表,该期刊是公司金融领域最权威学术期刊,ABS四星期刊,近5年的平均影响因子为3.184。此外基于本项目的研究基础,团对将互联网环境的研究视角延伸至消费信贷,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基于行为的消费信贷问题研究”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2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3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4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DOI:
发表时间:2020
5

理财建议可以当做金融素养的替代吗?

理财建议可以当做金融素养的替代吗?

DOI:
发表时间:2017

饶育蕾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107116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872111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272045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9942006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5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79700028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8.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37206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金融排斥、金融排异与创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研究

批准号:7107316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周立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普惠金融视角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目标偏离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批准号:7147300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正平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西南三省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

批准号:7166306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赵明元
学科分类:G03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机制及其风险治理研究

批准号:7187301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正平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