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目前尚无有效药物。白介素-33(IL-33)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前炎症因子,它结合受体ST2,活化T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产生多种炎症因子。前期我们已证明抗IL-33抗体可明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本项目首次引入IL-33作为潜在的治疗COPD的新靶点,利用自主制备的抗IL-33抗体、IL-33 siRNA和ST2蛋白作为IL-33的抑制剂,观察它们对吸烟诱导小鼠COPD模型气道炎症、肺纤维化和肺功能等的影响以及对其下游信号NF-κB的调节机制;用定量PCR、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IL-33/ST2在COPD发病过程中的表达,同时收集COPD病人临床标本,检测其IL-33/ST2的表达。本项目将有助于阐明IL-33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机制,为治疗COPD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目前尚无有效药物。白介素-33(IL-33)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前炎症因子,它结合受体ST2,活化T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产生多种炎症因子。本项目首先建立了吸烟诱导小鼠COPD模型,发现小鼠COPD模型中IL-33和ST2的表达增加;然后用抗IL-33抗体、IL-33 siRNA重组ST2蛋白和慢病毒介导ST2分别注射COPD模型小鼠,发现它们对小鼠气道炎症、肺纤维化、肺功能等均有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它们主要通过阻断IL-33的前炎症作用,并可抑制其它前炎症细胞因子及下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用定量PCR、ELISA检测IL-33和ST2在COPD病人组织中的表达增加,证实IL-33和ST2与COPD发病的确有重要的关系。本项目的完成为COP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本项目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在投2篇,在写1篇。已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9篇,接受2篇,在写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柚皮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消退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肺泡巨噬细胞β2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DNA加合物对气道表遗传学和慢性炎症影响的研究
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