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卵母细胞化学辅助去核方法的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60175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尹熙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延边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姜成哲,崔明勋,王坤,赵明辉,高威威,朴明淑
关键词:
卵母细胞去核方法
结项摘要

目前体细胞核移植的效率还很低,影响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因素很多,卵母细胞的去核效率是其中较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寻找一种最有效的去核方法一直是核移植研究中的热点。化学辅助去核法主要是利用脱羰秋水仙碱,对细胞骨架的松弛作用,破坏纺锤体的三维结构,使核凝集诱导卵母细胞表面产生含染色质的可见突起,从而准确显示卵母细胞核所在位置。去除该突起以及周围紧贴的细胞质即能可靠去核。这种去核方法去核率高,且吸出的胞质量很少,机械损伤小。另外,正常纺锤体的三维结构影响卵母细胞质内成熟促进因子(MPF)活性使这种去核方法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有关化学辅助去核方法对MPF的影响未做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意在检测脱羰秋水仙碱处理的猪卵母细胞,在利用显微操作分离细胞质和细胞核后各部分MPF的含量。为理解化学辅助去核方法提供理论根据。

项目摘要

成熟卵母细胞中的成熟促进因子(MPF)与核移植胚的发育密切相关,它是影响核移植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化学辅助去核方法是用Demecolcine(DEME)预处理,使同源染色质凝集形成膜突起,很容易从卵母细胞表面去除,其损伤小,方法简单,因而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检测DEME处理后MPF的活性, 为理解化学辅助去核方法对 MPF 的影响做出初步的研究,并对猪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做出评价。通过研究也得到结论,DEME合理时间的处理增加了成熟卵母细胞内MPF的活性,有利于提高猪体细胞克隆的效率;化学辅助去核法去核率及重构胚囊胚发育率均高于普通去核法,证明由于DEME处理后影响了MPF的分布,使MPF的分布集中于细胞质中,极大限度的保留了去核卵母细胞MPF活性,更有益于体细胞核移植后期重组胚胎发育,明确阐明化学辅助去核方法的原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2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3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DOI:10.3788/AOS202040.2212001
发表时间:2020

尹熙俊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化学辅助去核及极性形成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30771556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谭景和
学科分类:C1704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卵母细胞核因子对猪克隆胚胎细胞核重编程作用的研究

批准号:3120180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付博
学科分类:C17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BNP在猪卵母细胞成熟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

批准号:3160120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文强
学科分类:C12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猪卵母细胞对ACTH敏感性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3170211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苑红杰
学科分类:C17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