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不仅易被光解、热解和氧化,而且其生理功能具有时空特异性。传统植物激素测定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目前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和信号转导等前沿领域对超微量植物激素进行准确定量和原位实时检测的迫切要求。.本项目拟结合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在免疫分析、分子生物学和传感器等方面的新技术,建立一种基于生物传感器的植物激素高灵敏原位实时测定技术体系。拟开展多学科交叉攻关研究,制备与筛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植物激素识别分子、研究植物激素生物传感新方法及研制高灵敏植物激素生物传感器和建立植物激素原位实时生物传感测定技术体系,以期为植物激素测定开辟新途径。.项目提出的研制微型化植物激素生物传感器、以植物激素结合蛋白与植物激素识别多肽或植物激素核酸识体替代传统抗体作为高特异性识别分子、建立基于生物传感器的植物激素原位、实时测定技术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不仅易被光解、热解和氧化,而且其生理功能具有时空特异性。传统植物激素测定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目前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和信号转导等前沿领域对超微量植物激素进行准确定量和原位实时检测的迫切要求。本项目通过结合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在免疫分析、分子生物学和传感器等方面的新技术,开展基于生物传感器的植物激素高灵敏原位实时测定技术体系研究,以期为植物激素测定开辟新途径。. 通过多学科交叉攻关研究,制备了IAA、ABA的单克隆抗体、生长素受体TIR1和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等植物激素识别分子,并开展了植物激素识别分子的固定技术研究;探索了基于金纳米颗粒增强技术、荧光量子点、核酸自组装抑制、核酸固定化、核酸保护分析等的生物传感新方法,研制出数种植物激素(ABA、IAA等)的电化学和压电及荧光生物传感器,灵敏度达到0.1-1ng/mL;改进植物激素提取纯化技术,并结合串联质谱实现了对50-100mg拟南芥鲜样中植物激素的测定;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先后为国内外50余个课题组提供了测定服务,样品数超过6000个;项目共发表论文50篇,其中SCI研究论文33篇(标注项目号的SCI论文影响因子总计超过110);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4项;应邀在国际会议(IPGSA和PGRSA)上报告2次;当选国际学术组织(PGRSA)理事1人;培养研究生、博士后和留学生23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植物激素的高灵敏免疫传感测定仪研制
植物激素的高灵敏免疫传感测定技术体系研究
植物中单细胞水平微量生长素的原位实时测定方法研究
植物多肽激素半导体纳米量子点探针构建及超微量、高灵敏、原位在线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