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是肺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肺动脉被栓子急性堵塞导致肺动脉高压及A/V失衡,从而导致的严重呼吸循环障碍。目前公认的治疗以溶栓,抗凝为主,但对于APE造成的肺损伤却认识不足。如何在溶栓同时预防和治疗肺损伤,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是一个急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本研究应用"肺泡水循环"理论,对大鼠APE导致肺水肿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应用特异性Cl通道-CFTR(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抑制剂进行肺泡通气灌洗,观察CFTR对于肺泡水清除能力(AFC)的影响;以RT-PCR和western blot 方法定量检测APE肺脏中CFTR水平;腹腔注射姜黄素对CFTR进行调节,使AFC进一步提高,达到减轻肺水肿的目的。从而揭示APE时肺泡表面水循环的机制,为预防和治疗APE伴发的肺水肿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APE的肺水肿的治疗效果,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急性肺动脉栓塞(APE)导致急性肺水肿(ALI)是引起患者呼吸功能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实验发现其中β肾上腺素受体和Cl离子通道都是APE导致ALI的重要调节因素。当左肺动脉急性栓塞后,左肺与右肺相比较肺干湿比4h轻度上升,24h明显升高。说明左肺泡内外的水转移活跃,梗塞的左肺明显水肿。病理切片显示:左肺泡内发生水肿,而对侧无异常。左侧肺泡的水清除能力(AFC)下降,但右肺肺泡的AFC快速升高。双肺总AFC 4h上升,24h轻度下降。提示左肺动脉梗塞后,左肺出现明显水肿,肺泡水清除能力受损,但健侧无水肿,AFC明显升高,代偿左肺。APE发生4h时代偿能力升高到顶峰,24h时出现失代偿表现,双侧总AFC下降。应用在体(in vivo)受体激动剂和抑制剂实验发现:APE-4h时已升高的AFC不能被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βAR)Terbutaline继续升高,但可被βAR抑制剂propranolol部分抑制。结果提示:βAR是AFC升高的重要参与因素。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β2AR mRNA合成在APE24h时被抑制,与AFC下降明显相关。APE-4h时AFC也不能被CFTR特异性激动剂NS004所升高,但可被抑制剂CFTR-inh172所抑制,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CFTR mRNA的合成在APE发生后也存在4h时合成增加,24h合成下降的规律。说明CFTR也是发生APE时调节AFC的重要调节因素。姜黄素是一种中成药的提取物,被认为是特异性CFTR激动剂。通过预实验观察姜黄素最佳剂量和最佳给药时间。根据结果应用姜黄素进行预处理大鼠后再诱发APE,结果发现ALI明显缓解:(1)24h 时AFC的下降幅度明显减轻;(2)CFTR mRNA的蛋白合成受损减轻;(3)提高APE时动脉血氧分压。结果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保护/激活CFTR达到治疗APE-ALI的目的。总之,APE可导致患肺与健肺发生明显不同的病理变化:患侧明显发生ALI,健侧正常,且发生代偿性变化。但随时间发展代偿能力有限并逐渐下降。代偿能力中重要环节即为AFC的升高。AFC的升高与β肾上腺素受体和Cl离子通道的激活相关。通过预激活Cl离子通道,可以保护和延长AFC的能力,从而延长了代偿能力的时间,为进一步综合治疗赢得时间。也提示姜黄素可能是一种治疗APE-ALI的药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贵州苗族腌汤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倡
基于TGF-β1信号通路研究小檗碱联合芒柄花黄素抑制鼻咽癌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
Oridonin: A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of 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 (CFTR) isolat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大黄素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HepG2 细胞凋亡
CFTR在LPS诱发急性肺损伤时肺泡液体清除中作用和机制
肺泡上皮细胞CFTR和TMEM16A功能状态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水清除作用研究
急性肺损伤时肺泡上皮对水和钠离子转运机制的研究
神经酰胺在急性肺损伤中对肺泡上皮屏障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