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引起各方关注。包括学界、业界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始意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自身,以及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等所具有的重要积极作用。随着人们消费和生活观念的不断进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早已深入人心,但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履责还存在很大不足。鉴于此,本课题研究通过对中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回顾,将经典理论的工具和方法运用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与评价实践中,深入探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责不足的根源,揭示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经济、法律、文化、道德、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些差异,导致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社会责任履责不足;接着根据这些差异,分析提出促进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及其对策建议。本课题研究将有助于指导我国企业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合理地开展社会责任实践运动,同时还将有助于政府管理部门重新思考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践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长期以来,由于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更多的经济价值,而服务社会是政府的职责,与企业无关。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向自然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事件屡屡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还对整个经济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研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责不足的诱因,及如何激励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就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紧紧围绕“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责不足的诱因及其激励机制”,综合运用企业资源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激励相容理论、企业惰性与创新理论、企业节能减排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首先,在评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时,课题组构建了一个包含20个具体测量维度的评估体系,并运用该评估体系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进行了测度。其次,课题组研究发现,承担社会责任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但长期来看,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创新以及企业品牌价值的增值,同时,还有利于提升企业股东价值。再则,在激励措施方面,政府可以从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等方面积极引导企业更多的承担社会责任。国家也可以通过法制建设,硬性约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完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后,课题组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的性质相关,国有企业经营中相对于经济目标,更多的需要考虑其生态目标,而民营企业受其经济目标的约束一般要大于生态目标的约束。受代理问题影响,国有企业绿色投资积极性并不高,而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政府政策驱动下,其绿色活动与企业绿色效率正相关。我们认为征收碳税是解决环境问题最为典型的政策工具,我们研究发现碳排放企业与减排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市场的结构决定了碳税最优税率。此外,我们还发现目前我国企业传播社会责任还缺乏系统性,多种因素导致我国不同地区企业传播社会责任具有明显的地缘属性和政治趋向差异。.本课题研究有利于纠正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误区,开拓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测度、企业社会责任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本课题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巨大的现实价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社会修复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研究
基于企业能力的企业社会责任生态溢出研究
政府社会性规制与企业社会责任耦合性研究——政府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与机制设计
企业公民、信用治理及其评价体系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