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发生局部含有包括具有增生、凋亡和坏死、以及活化等不同功能作用的大量细胞因子,使炎症局部和周遍组织的细胞信号通路及下游基因调控出现紊乱,持续存在的炎症则可导致细胞的癌变。近期的研究表明,复合物的形式有可能是蛋白质存在和执行生物学功能的普遍和通用的方式。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是以单一蛋白质为研究对象,忽视了蛋白复合物作为完整的功能性个体,或同一蛋白可能形成不同的复合物而执行完全不同功能的问题。因此,该课题拟采用特异性免疫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关键的功能性蛋白复合物为切入点,集中研究和发现炎症因子诱导的各主要信号传导通路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及其关键节点和生物学效应,以便更进一步的发现和阐明慢性炎症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细胞信号网络机制;并结合研究结果,阐述蛋白质复合物作为完整的生物功能活性单位的理论概念。
该项研究完全按照原任务书的研究计划进行,并顺利的完成了课题的研究任务。已发表SCI收录论文四篇,接收研究论文一篇,修回论文一篇;获国家授权专利二项(授权),申请专利一项(公开);另外,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4名;博士后出站2名,本科生毕业论文12人。..本研究以包括高危病毒表达产物与细胞内重要调控因子的相互作用以及肿瘤微环境诱导的细胞信号调控网络变化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炎症与肿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取得进展和成果包括:①利用体外细胞系和基因修饰小鼠研究发现,包括Gab2、BCAP和SRC3等重要信号通路接头蛋白与E2F1相互作用,调节包括NF-κB、Erk1/2、PI3K/Akt及p38等主要信号通路的变化,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维持了树突状细胞活化动态平衡。②利用肿瘤患者血清建立的体外肿瘤微环境培养系统,发现肿瘤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产生“免疫编辑”作用,导致其包括NF-κB信号通路被抑制的“耗竭(Exhaust)”状态,从而处于失活状态;③发现和阐释了前列腺肿瘤中EGR-1调控IGF-1R表达并促进肿瘤增生的作用和分子机制;④PAX5被定义为B细胞定向分化决定因子,但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异常表达。研究发现,炎症因子诱导PAX5与RIP2相互作用并诱导RIP2活化,从而维持NF-κB信号通路持续活化,增强肿瘤抗药性。该研究揭示了PAX5新的功能和在多发性骨髓瘤抗药性中的作用;⑤干扰素诱导因子GRIM-19在HPV感染卵巢癌中,通过阻断E6AP/HPV复合物的形成,促进E6AP的降解,从而防止了E6AP/HPV E6复合物对p53的降解,导致p53蛋白的稳定,促进了肿瘤细胞凋亡。研究成果揭示了GRIM-19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提示GRIM-19对宫颈癌潜在治疗作用;⑥E2F1在前列腺肿瘤中通过NF-κB介导的转录调节,抑制ICAM-1基因表达,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杀伤。研究揭示了E2F1在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上的新功能和分子机制;⑦可溶性sCD83在包括前列腺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表达升高数百倍,起到抑制肿瘤免疫的显著作用,但由于使用试剂的缺乏,影响了研究的开展。为此,利用新型酵母表达系统表达和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的sCD83重组蛋白,筛选到了相应的单抗,建立了可靠的检测方法,为开展深入和系统的开展相关研究打好了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磷酸钙陶瓷微结构调控巨噬细胞信号分子分泌及其在材料骨诱导中的作用和机制
原癌基因AEG-1网络调控炎症非可控性及诱导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p53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信号转导和炎症的调控
黄连解毒汤调控炎症分子网络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