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口给城市带来了什么?基于异质性劳动力区位选择效应视角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87421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9.00
负责人:梁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建隆,吴新生,王志高,王斯克,林爱杰,李建成
关键词:
城市生产力工资溢价聚集经济移民外部性农民工市民化
结项摘要

Migrant population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mak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citi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ocational choice of heterogeneous labors, through extending spatial economics models and using econometric methods, we first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behind the effect of the wage premium on migration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y do migrants come?” Secondly, we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igration externality on residents’ income and on the diversity of nom-traded goods in cities to clarify the theoretical logic behi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igration and residents’ happines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we attempt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olutions to the controversy around the crack between “locals” and “outsiders.” Finally, we reveal the inter-correlation between skill complementarity and productivity premium of cities,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y on financing efficiency,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migrant entrepreneurship on urban development. 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solutions and practical paths to breaking away the institutional obstacle to labor mobility and to cultivating the "new momentum" of urban development.

外来人口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造就城市繁荣。本项目拟基于异质性劳动力区位选择效应的视角,通过拓展空间经济学模型,利用计量分析方法,首先,实证考察城市工资溢价效应对外来人口迁徙的影响机制,回答为什么来?其次,探讨劳动力流动外部性对本地居民收入、城市不可贸易品多样性的影响,厘清外来人口促进城市本地居民幸福感提升理论逻辑,为如何破解“本地人”与“外地人”之争议提供学理支持;最后,揭示异质性劳动力技能互补对城市生产率溢价的作用机理,同时尝试研究产业集聚外部性与融资效率之间的循环累积机制,探究该视角下外来人口创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为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为培育城市发展的“新动能”,从理论上提供依据,从实践上提供可行路径和政策建议。

项目摘要

外来人口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本课题基于外来人口给城市带来了什么的关键问题,贯穿异质性这一主线,从“异质性劳动力区位选择机制—对本地居民的影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视角,从外来人口迁徙对城市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步步推进。.在异质性劳动力区位选择机制视角中,从两方面着手进行研究:一是从最低工资标准到空间攀比效应,从劳动力就业、工资等角度来看,最低工资制度主要通过截断效应、攀比效应和激励效应影响我国劳动力资源在企业和产业间的纵向配置,因此最低工资标准影响的不仅仅是低收入人群,而是企业或者行业整体的劳动力成本。二是从企业选址行为角度出发,企业的增多会扩大对劳动力需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关系到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城市数字金融的爆发式发展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该角度考察企业选址、数字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三者互动关系。.在外来人口流入与本地居民视角中,进一步论证劳动力知识交互与合作行为,并对其进行刻画可以部分解释知识外部性的微观过程;构建纳入不同地理约束条件、运输成本变化以及基于异质性劳动力知识合作的区位选址模型;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模型估计,对知识交流合作过程中的溢出效应与邻近效应开展研究。.在城市发展视角中,从空间经济学角度思索劳动力、企业与城市的共性和特性;金融成本作为企业成本的一部分,使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更愿意留在金融基础设施好的城市,从金融视角出发,分析城市金融层级结构的形成因素与城市层级体系的关系。系统考察了产业链布局与城市生产率之间关系、产地规则与企业市场进入模式、城市金融发展与企业杠杆等问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梁琦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127328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社会空间视角下广州市外来人口租房的区位选择特征与机制

批准号:4187115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洋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57.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棕地再利用的区位评价与功能选择

批准号:4130116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宋飏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边远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区位选择-基于新疆农户行为的研究

批准号:7116304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杨红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企业区位选择与中国西部城市空间重构

批准号:4150117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亮洁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