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底栖动物对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耦合的扰动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042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孙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房岩,孙振雷,韩德复,胡佳林,李秀岩,安永辉,葛程,张丽娇
关键词:
耦合生物扰动浅水湖泊底栖动物沉积物水界面
结项摘要

以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野外现场观测、原位采样与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研究大型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水界面耦合过程的扰动效应,探讨水层系统与底栖系统的耦合机理、生物作用机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建立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耦合动力学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内容包括大型底栖动物对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沉积物再悬浮、沉积物-水界面磷循环的扰动效应,不同类别动物(软体动物与寡毛动物)扰动效应的比较,沉积物-水界面耦合过程对不同培养条件的响应等。将生物扰动机制和荧光粉示踪技术引入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耦合的定量化研究,寻求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耦合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更加深入地了解沉积物-水界面的关键生态过程,为控制水体内源污染释放、理解水华爆发机制、生态建模和湖泊管理等提供基本参量和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针对我国水体内源污染、沉积物-水界面过程研究的不足,本项目通过现场观测、原位采样和室内模拟实验,对底栖动物在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耦合过程中的扰动效应进行了一定研究。内容包括:底栖动物对沉积物的扰动效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底栖动物对上覆水的扰动效应(氮素、磷素、pH值)、底栖动物对间隙水的扰动效应(氮素、磷素)、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水界面耦合的扰动机制(物理过程、化学和生物过程)。结果显示,底栖动物对沉积物物理性质具有较强的扰动作用。扰动组沉积物含水率(32.9%)高于对照组(30.8%)。扰动组沉积物容重比对照组低0.17 g/cm3,沉积物总孔隙度升高18.6%。在底栖动物(软体动物、寡毛动物)扰动下,沉积物-水表层和6 cm深处的沉积物颗粒均发生了明显的垂直迁移,水丝蚓和颤蚓引起的沉积物垂直迁移率大于圆田螺。泥鳅扰动产生的沉积物最大侵蚀深度和再悬浮强度大于颤蚓扰动。底栖动物扰动对沉积物中氮素和磷素释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投放密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烈。底栖动物扰动降低了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增加了还原层沉积物的厚度,并且促进了化学需氧量(COD)由沉积物向上覆水的释放。底栖动物(泥鳅)扰动组的沉积物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及脱氢酶活性平均值分别高于对照组24.5%、24.7%、27.5%、47.1%和29.3%。底栖动物扰动增加了沉积物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底栖动物对上覆水中氮素和磷素浓度具有强烈的扰动作用。扰动组上覆水中氨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对照组,溶解性无机氮和总氮含量显著升高。扰动组上覆水中总磷、溶解性总磷和颗粒磷浓度在实验开始阶段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实验中、后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底栖动物通过游泳、爬行、掘穴、筑巢、觅食、避敌等身体运动,导致沉积物与上覆水的混合程度增加,改变了沉积物物理结构和氧化还原状态,加强了间隙水与上覆水的物质通量交换,促进了沉积物-水界面的生源要素、污染物释放。同时,底栖动物通过吸收、转化、分泌、降解和排泄等生理代谢活动,加快了生源要素的再生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速率。生物扰动研究是更加深入系统地揭示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启动点。本项研究可为内源污染控制、生物操纵、生态修复等提供参考。底栖动物对水体具有综合的、复杂的、深刻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细致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孙刚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16003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6301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7156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30138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27435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6058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20502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7131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67415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70655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070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6039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7047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3001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87093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970285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875166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底栖动物扰动对湖泊沉积物反硝化过程影响研究

批准号:4097125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路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大型浅水湖泊底栖动物食物网结构及其在氮、磷转化中的贡献

批准号:30770404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龚志军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浅水湖泊底栖动物对水土界面环境的影响及其在氮和磷再生的意义

批准号:3107041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龚志军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微界面磷的二维扰动效应及其主要机制

批准号:4147140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许笛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