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技术在杂环胺分析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0508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王翊如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厦门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石,蔡智民,周廷尧,姬姣姣
关键词:
食品安全分析多维微柱分子印迹纳米颗粒杂环胺
结项摘要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适用于杂环胺分析的分子印迹纳米颗粒,使其具有选择性高效富集,快速脱附等优点。多维微柱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多种杂环胺选择性萃取后同时进行检测。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90%以上。串联液液萃取与固相萃取技术,将样品的分离、净化、富集等步骤合而为一,有效减小使用成本,提高分析方法灵敏度,实现在线分析。

项目摘要

为了发展新型、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实现肉样中痕量杂环胺的准确分析,本项目合成了以磁珠为核,杂环胺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壳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杂环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其粒径约为50-60 nm,可对杂环胺进行选择性萃取和简便快速分离。实验对合成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核-壳微球的形貌、萃取能力、选择识别性、溶剂影响等做了一系列考察,研究表明,与相应的磁性非分子印迹聚合物相比,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更好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此外,本项目亦发展了多种新型的固相微、纳米吸附材料,其中,三维石墨烯-金复合材料和经碱性氨基酸改性后的石墨烯材料对杂环胺分子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本项目发展了在线微盘技术,该技术具有更快的过样速率,适用与液液萃取技术联用,并应用于分析食品中痕量的杂环胺。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经济等优点,可对肉样中痕量的杂环胺进行准确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方法在0.1-500 ng/g 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9-0.16 ng/g。实验所考察的市售牛肉干中均含有不等量的杂环胺,检出范围在0.58-17.61 ng/g。此外,本项目亦发展了适用于极性杂环胺分析的气相色谱衍生新方法,所研制的耐压多样品微量衍生反应装置比普通的衍生装置具有更好的衍生效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5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王翊如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杂环烯胺合成方法学研究及其在杀虫剂创制中的应用

批准号:2147204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忠
学科分类:B0706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新型固相微萃取及毛细管电色谱柱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应用

批准号:8157338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陈子林
学科分类:H3410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多功能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在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批准号:2157705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练鸿振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二酰胺类手性硅胶整体柱技术及杂环类手性药物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

批准号:3097367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陈子林
学科分类:H3410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