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空间结构,落后的农村地区以及城乡边缘区金融排斥状况最为严重。本课题采用金融排斥理论,从全新的视角入手,探讨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现状格局、空间差异、诱因及后果,在此基础上,通过临界点和演化模拟分析,剖析各个层面提高"金融融合"的对策,同时结合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分析以及蕴涵丰富地理色彩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寻求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新方案。本项目亦尝试从城乡金融体系的联动角度探讨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独特的背景和视角、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案例充实了国际学术界有关金融地理学的相关讨论,也丰富了金融排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炼出金融地理学所特有的方法论,寻找主流金融范式和非主流金融范式的契合点,提升金融地理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融合。
金融排斥属于金融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方向。金融地理学强调协调发展与空间联动,而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是区域金融发展质和量的统一,包括区域协调、区际协调及城乡协调。本项目力求在城乡金融协调层面上取得突破,采用全新的金融排斥与金融包容理念,剖析农村金融滞后的现状及城乡二元化的格局等。本项目不仅对金融地理学进行了系统梳理,突出其研究理念、思路及特色,而且针对国内外研究的薄弱状况,从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深入拓展,框定了金融地理学视阈下中国农村金融排斥与包容的研究主体与内容,对其现状格局、空间差异、诱因及福利后果展开全面分析,并将金融包容、过度负债、营养经济学等最新理念与前沿成果融入分析当中。河南省的案例分析则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对金融排斥、金融排异及农村金融外部性的内部化展开多维度探讨,提出促进该省金融包容、形成多方经济主体共赢、营造互惠共生金融生态环境的举措。在此基础上,结合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分析以及蕴涵丰富地理色彩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寻求农村金融体系重构、城乡金融地域系统耦合及摆脱农村金融排斥陷阱的新方案。本项目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融合,其方法论如空间计量、模糊曲线、信息腹地等亦可推广到金融地理学其他问题的分析当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理财建议可以当做金融素养的替代吗?
职场排斥视角下服务破坏动因及机制研究——基于酒店一线服务员工的实证研究
金融排斥、金融排异与创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研究
区域差异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管理研究
结构视角的金融体系脆弱性及其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