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合成是由生物合成基因簇决定的,操纵其生物合成过程是产生新天然产物的捷径。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的一株可高产新型抗生素(streptocolormycin)的三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tricolor)中间体合成酶基因的敲除,并在培养液中加入各类化学合成的非天然中间体,使之"进入"生物合成链实现定向生物合成,利用LC/MS锁定目标产物分子量,导向分离出预期的一大批"非天然"产物。再结合活性模型,评价生物学功能,探究构效关系。本工作的获准实施有望探索出一条通过利用基因敲除菌株,高效组合生物合成活性"非天然"产物,并快速导向分离的方法,从中有望发现出结构更新,活性更佳的化合物。
Streptocolormycin是由一株海洋三色链霉菌产生的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聚酮化合物,本课题通过对streptocolormycin产生菌的研究,找到了合成streptocolormycin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涉及合成AHBA、CHCX以及聚酮三个结构片段的基因。对于其CHCX合成基因的敲除以及进一步的外源添加各类CHC类衍生物,最终得到了一批结构各异、活性显著强于streptocolormycin的“非天然”天然产物,同时该敲除菌株在不添加外源CHC类衍生物时,也能直接利用内源的各类羧酸作为其起始单元,该研究结果大大拓展了streptocolormycin的化学多样性。在研究这个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同时,我们还从此菌中分离到了一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sq,其生物合成途径和基因簇也已找到,有此前期研究为基础,顺利获得了一项新的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采用前体肽基因置换策略定向生物合成新颖诺卡沙星衍生物
新型雷帕霉素类似物及其前体类似物的生物合成与定向修饰的研究
重组赤霉菌生物合成紫杉醇前体
DNA扩增前体材料的生物合成与过程集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