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高倍率放电作用下锂离子电池释热机理及热失控预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618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王青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姚晓林,徐宝鹏,周德闯,万玉田,平平,丁楚雄,肖华华,李一帆
关键词:
高倍率放电热失控临界温度锂离子电池
结项摘要

热安全性仍是阻碍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因为锂离子电池在高倍率放电过程中,会引起电池的升温蓄热,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引起锂离子电池内部材料之间发生不可控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最终导致电池热失控爆炸。本项目拟采用电池测试设备与量热仪联动的实验手段,研究钴酸锂和磷酸铁锂系列锂离子电池在非均匀高倍率放电情况下的瞬态产热机理,揭示锂离子电池随放电电流变化而变化的释热规律,建立耦合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过程的热模型。因锂离子电池爆炸是内热源非线性加热引起的热爆炸,故根据这一爆炸特性,通过合理假设,修正Semenov热爆炸预测模型,使其适用于预测锂离子电池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发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本项目的特色在于从量热学、传热学、电化学和热爆炸理论相耦合的角度,揭示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爆炸的动力学演化机制,为预防锂离子电池火灾爆炸事故提供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方法。

项目摘要

锂离子电池在高倍率放电过程中,会引起自身的蓄热升温,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引起锂离子电池内部材料之间发生不可控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最终导致电池热失控爆炸,因此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是阻碍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瓶颈。本项目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与电池循环仪联用实验手段,研究了钴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体系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循环倍率下的产热规律、非均匀高倍率脉冲充放电条件下的产热规律;分析了锂离子在快速脱嵌迁移时的热力学特性,揭示了电池随放电电流变化而变化的产热规律;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反应过程进行分峰处理,分析得到每个反应峰所代表的反应过程及其热力学参数。基于传热理论,将测定的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放电过程中的产热规律,作为热源项耦合到传热模型中,同时根据三维热模型中得到的瞬态温度场求解因电池温度升高而导致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诱发过程及其热效应等,建立了锂离子电池在非均匀高倍率等工况下的热失控模型,并验证了热失控模型的准确性;根据电池热失控过程的产热规律和Newton冷却定律,采用热爆炸理论分析了电池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锂离子电池发生爆炸的Frank-Kamenetskii模型;对大型锂离子电池的火灾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首次发现了锂离子电池火灾多次射流火喷发的特殊现象,基于电极物质释放氧气的消耗产热、电极物质短路产生的焦耳热对电池的总产热进行了修正,研究发现电池荷电状态(SOC)越高,电池火灾过程中的产热、热释放速率(HRR)、质量损失越大。该系列研究成果为锂离子电池安全设计与大型电池的消防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Applied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期刊共发表论文16篇(均标资助;任务8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2篇(含EI刊源;任务6篇),其中高影响区(1区和2区)论文6篇(任务3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项目负责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培养博士1名并入选欧盟玛丽居里学者,硕士4名;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国家安监总局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1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2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3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8.001042
发表时间:2019
4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2.023
发表时间:2022
5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DOI:10.13334/j.0258-8013.pcsee.182347
发表时间:2019

王青松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603034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6004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0423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205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422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0134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704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0061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极端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动力学

批准号:2090307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郑明森
学科分类:B09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动力锂离子电池模块热失控传播机制及防控方法研究

批准号:5167422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青松
学科分类:E0408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液-固复合灭火剂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的抑制机理研究

批准号:5180428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付阳阳
学科分类:E04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锂离子电池连续非均匀充放电热响应特性及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批准号:5120617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宋文吉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