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肥厚已成为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猝死等,其确切机制尚不明了。近年研究发现miRNAs在心肌肥厚进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项目是上一国家自然基金的延续,前期研究发现心脏M3受体能够调节参与心肌肥厚进程的miRNAs的表达,并调节一些被证实为参与心肌肥厚的蛋白以及激酶。因此,本项目首次提出心脏M3受体参与心肌肥厚进程,通过调控miRNAs调节心肌肥厚;首次应用心脏特异性过表达M3的转基因小鼠建立心肌肥厚模型,采用在体、离体方法研究M3受体的抗心肌肥厚作用;用基因芯片、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电生理方法,从转录后水平研究心肌肥厚过程中miRNAs、心肌肥厚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检测心肌肥厚时电流变化及M3受体对此的影响,揭示心脏M3受体抗心肌肥厚的新机制,为心肌肥厚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本项目通过体内外实验,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电生理等技术研究心脏M3受体抗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本项目主要完成内容:1)成功建立昆明小鼠、BABL/C小鼠以及过表达M3受体转基因小鼠的心肌肥厚模型,完成心脏功能的测定。2)完成心肌肥厚形态学检测以及心脏体重比测量,验证心肌肥厚模型,揭示M3受体抗心肌肥厚的重要作用。3)筛选并确定相关的候选miRNA,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并建立Luciferase系统进行验证,阐明M3受体通过调控miR-133发挥抗心肌肥厚的重要分子机制。4)明确M3受体通过调节calcineurin及p38 MA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肥厚情况下心肌细胞钙超载,发挥心肌保护作用。5)建立M3受体转基因动物模型,验证M3受体抗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机制。6)观察M3受体对肥厚心肌细胞K+、Ca2+通道电流以及动作电位时程的变化。综上,本项目应用多种心肌肥厚动物、细胞模型,并应用转基因模式动物,阐明M3受体抗心肌肥厚作用,并首次揭示M3受体通过调控miR-133及下游钙信号转导通路抗心肌肥厚的新机制。综上,本项目可为心肌肥厚的防治提供新靶点及新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MicroRNAs Involved in Carcinogenesis, Prognosis, Therapeutic Resistance and Applications in Huma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基于免疫反应抑制MIL- 101(Fe)电催化活性的肌钙蛋白I电化学传感器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心肌肥厚及心脏受体的调控
心肌纤维化调控的新机制--M3受体
核受体RXRα通过线粒体途径调控心肌肥厚的新机制:Tom70蛋白的关键作用
运动作为心肌肥厚预适应因子通过调节lncRNA Mhrt发挥心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