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以稀土钼(钨)酸盐类功能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水热反应在螯合剂EDTA的辅助下构筑由不同构建单元形成的多种三维多级结构自组装体,获得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可控制备技术或方法;揭示各种反应参数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规律,阐明不同多级结构的形成机理,实现该类材料微纳米三维多级结构自组装体的可控制备;结合稀土元素的独特性质和多级结构自组装体的奇特构型,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和开发其在其他领域(如催化和吸附)的潜在应用,并力图在微纳米尺度上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内在关系。
在螯合剂EDTA的辅助下,通过水热法成功地构建了一系列由不同构建单元形成的、具有不同形貌的稀土钼(钨)酸盐三维多级结构自组装体,分别为:具有橄榄球微结构的四方晶相的NaEu(MoO4)2、NaSm(MoO4)2和NaGd(MoO4)2;由2D纳米片自组装的、具有多层碟状和3D鸟巢状多级结构的Bi2WO6;由不同次级单元自组装形成的NaCe(MoO4)2 微米花、微米纺锤和微米球3D多级结构;具有可控暴露晶面的NaY(MoO4)2、NaHo(MoO4)2和NaTb(MoO4)2微晶;纯相La2(WO4)3微晶;NaLa(WO4)2单晶微米纺锤、微米平板、纳米晶、亚微米哑铃以及相互连接的挛微米球;刺球和三角心形状的LaCO3OH微结构。另外,以Ln(OH)CO3 (Ln=Y, Tb, Dy, Ho, Er, Tm, Yb, Lu)胶体球为自牺牲模板,NH4VO3为钒源,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成功获得了单分散的亚微米尺寸的稀土钒酸盐LnVO4 (Ln=Y, Tb, Dy, Ho, Er, Tm, Yb, Lu)空心球和Ln(OH)CO3@ LnVO4 (Ln=Y, Ho)的核壳结构。采用XRD、SEM、TEM和HRTEM等技术对所得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反应条件(如EDTA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pH值等)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及其规律,实现了这些材料微纳米三维多级结构自组装体的可控制备;基于一系列时间依赖实验,探讨并提出了各种3D多级结构自组装体的可能形成机理;结合稀土元素的独特性质和所得3D多级结构自组装体的奇特构型,评价了所得材料的光致发光、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罗丹明B等性能,并在微纳米尺度上基本揭示了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上述研究结果为稀土化合物尤其是稀土钼(钨)酸盐的进一步研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硫化钼多孔三维自支撑负极的构筑及其储锂性能
具有四方有序结构的新型双钨(钼)酸盐自拉曼激光晶体的生长与性能研究
氧化铈基多级结构孔材料的构筑及其介观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可控多级次组装体的构筑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