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多级次组装体的构筑与功能

基本信息
批准号:91427302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资助金额:910.00
负责人:刘鸣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冬生,魏志祥,唐智勇,马余强,江建
关键词:
多级次自组装理论模拟功能材料手性
结项摘要

The construction of hierarchical assemblies with defined structures and unique properties by using functional molecules or nanoparticles as building block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in scientific frontiers. This integrated project focus on key scientific problems of this area,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new building blocks, synergistic effects of different hierarchies, and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macroscopic assemblies. We will develop self-assembly methods for constructing hierarchical assemblies at different scales, from simple building blocks to nanoscopic, microscopic and to macroscopic materials by using novel building blocks, including chiral ones, frame-guided ones and nanoparticles. By combining with theoretical simulation, the architecture control and dynamic adjustment will be realized, and finally macroscopic assemblies with unique properties will be produced. This integrated project will make important progresses on novel building blocks,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hierarchical self-assemblies and function oriented self-assembly systems, which will support the successful accomplishment of the project of “The controllable self-assembly systems and their functions”.

以功能分子或纳米粒子作为构筑基元,按照人们的意愿构筑结构可控、性能优越的组装体,是当今科学前沿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该集成项目围绕多级次组装体的组装单元的设计、多级次之间的协同和宏观组装体独特性能的产生等关键科学问题,将基于新颖的组装基元如手性基元,框架诱导基元和纳米颗粒等,发展从简单构筑基元到纳米、微米乃至宏观物质的多级次、跨尺度可控构筑方法,结合理论计算与模拟,实现多级次组装过程中的结构控制与动力学调控,获得具有独特性能与应用前景的高级结构组装体或者宏观物质。该集成项目在构建新颖的功能组装基元,建立可控多级次组装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发展功能导向的自组装新体系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提供重要支撑。

项目摘要

本项目旨在发展纳米颗粒,手性基元以及框架诱导等基元实现多级次组装;实现多级次组装体中的组装基元功能的集成与放大,开拓多级次组装体在光电、不对称催化、圆偏振发光、生物等方面的独特性能与应用等。三年来,按照课题任务书上拟定的研究内容与目标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以纳米颗粒为基本构筑单元,构筑了大面积的纳米晶组装体,特别是实现了六面体,八面体和十二面体晶体的大规模排列;组装了双层MOF包括的纳米颗粒,实现了纳米颗粒对醛的选择性催化;研究了手性构筑的组装,实现了跨尺度手性的传递,既有纳米尺度的螺旋管的构筑,又有宏观尺度周期在毫米级的纳米结构的组装,并发现了在吸波领域的应用;研究了基于纳米管的不对称催化和基于MOF的光驱动不对称催化,体现了超分子特色,实现了催化反应的高选择性和高反应性;构建了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达到11.4%;开发了基于手性传递构筑的超分子手性光学开关,手性逻辑门;构建了新型的圆偏振发光超分子手性材料;提出了框架诱导自组装的概念,基于框架诱导自组装实现了立方体囊泡,溶液中的二维材料以及药物载体等功能。.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发表论文SCI论文100篇,其中Nature 1篇,Nat. comm. 3篇,Sci. Adv. 1篇,J. Am. Chem. Soc. 6 篇, Angew. Chem. Int. Ed. 6篇, Adv. Mater. 11篇, Chem. Rev. 1篇, Chem. Soc. Rev. 1篇。.项目团队成员多次受邀,在超分子,手性、纳米科技以及相关学科的国内外会议上做邀请报告20余次。培养博士研究生24名,硕士研究生2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5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刘鸣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9070100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69881003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90701005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5067309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533050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1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9102704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90306002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20273078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功能性多环组装体的构筑及其分子调控

批准号:20372038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张衡益
学科分类:B03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多电荷环糊精组装体的构筑及药物/生物分子传递功能研究

批准号:2167211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陈湧
学科分类:B0110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具有环境刺激响应能力的有序组装体的可控构筑

批准号:9102202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易涛
学科分类:B0110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4

贵金属-双亲性聚合物杂化胶粒自组装体的可控构筑和功能化

批准号:5137314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戴李宗
学科分类:E0310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