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载背景下社交媒体用户的负面情绪与消极使用的发生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77410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刘鲁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贾可亮,徐德英,李旭,张冰倩,腾飞,朱晓光,张媛,谷凯,汪智
关键词:
负面情绪信息过载消极使用社交媒体信息行为
结项摘要

With the widespread popularization and deep penetration of social media, the user's information overload, negative emotions and passive use become a new normal in the big data era.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continuous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has been insufficient to accurately characterize 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passive use of hedonic information systems such as social media. The mainly previous literature focused on the social media user’s knowledge sharing, user-generated content, continuous use and other positive behavior. Few scholars studied for the user's fatigue, anxiety, depression and other negative emotions as well as knowledge to hide, avoid, ignore, withdraw, resist and other passive behaviors. The project will refine the scientific issues from the new social phenomenon, and explore the information overload, user's negative emotions and passive use of the causes, mechanisms and their general rules of influence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questionnaires,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data mining and other methods. Looking for new explanatory variables from the negative side of continuous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building a new theory to better reveal and explain the social media user'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mechanisms. The findings will provide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user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intervention, which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user’s interests in the social media business ecology.

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和深度渗透,用户的信息过载、负面情绪和消极使用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一种社会新常态。传统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已不足以准确的刻画社交媒体等一类享乐型信息系统用户的负面情绪与消极使用行为。有别于以往文献大多关注的是社交媒体用户的知识共享、用户创造内容、持续使用等正面行为,而很少有学者对于用户的倦怠、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和知识隐藏、回避、忽略、退出、抵制等细分的消极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本项目透过新的社会现象凝练科学问题,采用质性研究、问卷调查、心理实验和数据挖掘建模等方法,探究信息过载、用户的负面情绪和消极使用的发生原因、发生机理及其相互影响的一般规律。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反面寻找新的解释变量,构建新的理论,以更好的揭示和解释社交媒体用户的心理和行为机理。研究成果对有的放矢的给予用户以心理疏导和干预,促进社交媒体商业生态中各利益主体的用户保持从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项目摘要

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和深度渗透,用户的信息过载、负面情绪和消极使用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一种社会新常态。传统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已不足以准确的刻画社交媒体等一类享乐型信息系统用户的负面情绪与消极使用行为。有别于以往文献大多关注的是社交媒体用户的知识共享、用户创造内容、持续使用等正面行为,而很少有学者对于用户的倦怠、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和知识隐藏、回避、忽略、退出、抵制等细分的消极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本项目透过新的社会现象凝练科学问题,采用质性研究、问卷调查、心理实验和数据挖掘建模等方法,探究信息过载、用户的负面情绪和消极使用的发生原因、发生机理及其相互影响的一般规律。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反面寻找新的解释变量,构建新的理论,更好的揭示和解释了社交媒体用户的心理和行为机理。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用户的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和忠诚行为均呈负向显著关系,但与忽略行为和退出行为并无显著关系;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和忠诚行为呈负向显著关系,与退出行为和忽略行为呈正向显著关系;社交媒体用户焦虑情绪和潜水行为受到社会比较和感知风险的正向影响以及绩效期望的负向影响;焦虑情绪正向影响潜水行为及信息隐私关注;焦虑情绪进一步导致用户的规避行为,规避行为的强度和行为方式受到个人能力特征的调节作用,出现积极规避行为或消极规避行为;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个人认知,环境因素和用户个人因素共同影响用户的倦怠情绪,倦怠情绪进一步导致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不同强度、来源的用户倦怠情绪所导致的使用行为的消极程度存在差异;信息过载、社交过载、服务过载对用户倦怠情绪均有正向影响,倦怠情绪影响用户的潜水、屏蔽、忽略、退出等行为;中等情感强度的负面评论对消费者的态度改变更大;不同调节定向特质在情感强度对消费者的态度改变中存在差异,强情感强度的负面评论使预防定向消费者的态度改变更大,中情感强度的负面评论对促进定向消费者的态度改变更大,而不同消费者在弱情感强度评论下的态度改变不显著。研究成果对有的放矢的给予用户以心理疏导和干预,促进社交媒体商业生态中各利益主体的用户保持从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2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3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4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20.0744
发表时间:2021
5

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7

刘鲁川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9670784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37314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的驱动因素、负面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7187108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曹雄飞
学科分类:G0112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网络社交媒体中情绪信息传播的认知神经机制

批准号:3147099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曲琛
学科分类:C0908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社交媒体使用机理研究:从采纳到持续使用的行为转变

批准号:7140330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甘春梅
学科分类:G041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社交媒体的情绪波动与股价行为研究

批准号:7170205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熊艳
学科分类:G020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