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边缘化地区社会空间破碎机理与效应研究——以南京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90119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7.00
负责人:刘春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城市更新边缘化地区城市结构绅士化社会空间
结项摘要

During the progress of urban non-continuous expansion, some peri-urban areas has not been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city development after realizing the urbanization of land and administration. The existence and continuation of its marginality in the urban structure will make such areas a new, long-term marginalized space, as the “depress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This project defines this type of areas as urban marginalized areas and focuses on the fragmentation of its socio-spatial space.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interpretation of research connotation, this project will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and establish a socio-spatial fragmentation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on Nanjing, China. This project will further identify typical marginalized areas and qua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ocio-spatial fragmentation. After then, through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ypical areas, this project will analyz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process and law of socio-space fragmentation.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tom-up”, this project will establish a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scale comprehensive dynamic mechanism model to analyze its evolution trend, social space effect, and proposes optimized governance measures. The overarching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urban uneven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eline for the marginalized socio-spatial governance.

城市非连续性扩张过程中,部分边缘区在实现土地与行政的城市化后,未能完全融入城市从而摆脱边缘的属性。其边缘性的存在与延续会使这类地区成为城市发展的“洼地”,形成新的、长期的城市边缘空间。本项目将其界定为城市边缘化地区。项目以其社会空间的破碎性为切入点,在系统阐释研究内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南京地区的实证研究,建立社会空间破碎性测度指标体系,辨识典型的边缘化地区,量化其社会空间破碎的特征及分异状况;然后,通过对典型地区的深入调研,分析其社会空间破碎的时空演化过程与规律;最后,从“自下而上”的视角建立多维度多尺度的综合动力机制模型,分析其演化趋势、社会空间效应,并提出优化治理措施。以期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城市不均衡发展的理论体系,也为边缘化地区的社会空间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城市边缘化地区是城市非连续性扩张的社会空间后果。多中心的城市发展策略,让城市各个组团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些居住人口规模庞大,但是非居住公共设施相对缺乏的城市边缘化地区,其长期存在不利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项目立足于“社会-空间”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通过构建边缘化地区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南京为案例地区,展开实证研究。项目在辨识典型边缘化地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边缘化地区的社会空间结构,并针对边缘化地区的不同亚群体,探讨了其集聚与流动的动机,空间选择的策略与能力约束,以此阐释边缘化地区社会空间演化趋势与效应,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调控建议。. 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通过典型边缘化地区拆迁安置群体住房轨迹的跟踪研究,发现住房金融化通过将住房阶层这一社会概念空间化,驱使城市居民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住房市场的微观主体。资产增值预期使其得以在住房市场不断打开和关闭租差获得实际利益,但是却抑制了真正的“刚性住房需求”,而且可能会使城市陷入有房者与无房者的二元对立;(2)以教育资源非均衡布局为例,揭示了教育资源领域化的趋势,这不仅加剧了教育隔离,限制了城市弱势家庭的社会机会,也使得教育绅士化向城市商业空间延伸;(3)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是边缘化地区弱势群体中的重要亚群体,其市民权的缺失驱使其保持了“离土不离乡”的典型特征,不仅影响城市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农村的发展。.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申请人积累了南京地区较长时间跨度的房产交易、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以及边缘化地区居民中主要亚群体的跟踪调研数据。总体而言,通过对边缘化地区的研究,拓展了租差、住房阶层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理论与技术方法,相关政策建议为引导城市均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刘春卉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农村转移人口城市空间融入的测度、过程与机理——以合肥、南京为例

批准号:4177117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赵春雨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供需综合视角下大城市中产阶层化演进机理与效应研究——以南京内城为例

批准号:4177118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宋伟轩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全球化影响下中国大城市新社会空间研究——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例

批准号:40601033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李志刚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转型期大城市就业空间演化及其机理研究——以济南为例

批准号:4160115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陈延斌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