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0159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李艳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云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季漩,荣丽,张应青,谢文美,冯德泰,张美玲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资源政策环境影响耕地资源管理经济计量模型
结项摘要

Massive rural labor out-migration has led to profound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original area during the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However, understandings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labor out-migration in original rural areas remain limited and contradictory.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where local ethnic communities usually co-evolved with their natural environment into a coupled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labor out-migration will act as a decoupling factor.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is process deserve special attentions. Taking the Hani Terrace, a uniqu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 Yuanjiang Basin of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will explore the impacts of labor out-migration on the ecosystem services of Hani Terrace. Fo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using land use as a intermediate variable,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household questionnaires data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in-depth interview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will be used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labor out-migration on the provis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of Hani Terrace and the mechanism of this process.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abor out-migration, as well as on the mechanism and consequences of decoupling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support policy design in fields of labor out-migr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inhabited by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nd conservation of valuabl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 context of urbanization.

中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这一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的认识还较少,且存在明显的争议。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社区与自然系统往往共同演化,形成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劳动力转移作为一种促进社会生态系统解耦的驱动力,其生态环境影响尤其值得关注。本研究以云南省元江流域的哈尼梯田这一独特的文化景观为例,采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视角,以土地利用作为中间变量,使用农户问卷调查、深度访谈、遥感的方法,结合计量分析和质性分析,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此来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影响,以及社会生态系统解耦的机制及影响。此研究可为少数民族山区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文化景观保护的政策设计提供支持。

项目摘要

哈尼梯田是我国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哈尼梯田区日益突出。本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基于对30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s 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结合关键信息人访谈信息,对此区域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劳动力转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 研究区农户体现出了较强的非农业化的倾向,86.5%的农户存在兼业情况,仅8.9%的农户完全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特征明显。78%的农户有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家庭人口总数、人均耕地面积、家庭需要照顾人数比对外出务工决策具有显著影响。(2)外出务工目的地为:红河州>云南省>外省>本县;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总人口数、家庭劳动力总数、农业生产总值、是否把孩子带走以及所在村庄对务工目的地的选择据具有显著影响。(3)29.3%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农忙时会返乡参与农业劳动;与务工人员性别、打工地、婚姻状况和是否把孩子带走呈现显著关系。65.0%的外出务工人员会汇款回家,2016年平均汇款额度为4730元/人,是否汇款回乡与年龄、是否把孩子带走是汇款与否的重要决策因素。(4)45.7%和49.0%的农户有梯田和旱地抛荒或转变为其他用途。哈尼梯田减少主要与距离水田的距离、水量是否充足、水量变化、特定村寨的特征等环境因素有关,旱地减少的风险与承包旱地面积和特定村庄的特点有关。劳动力转移可微弱地降低哈尼梯田减少和旱地减少的风险,但模型回归结果并不显著。(5) 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较为有限。主要通过汇款效应(资金和观念)增加亩均耕地化肥使用量,从而增加面源污染的风险;通过人口效应(人口压力减少、劳动力减少)减少薪柴使用量,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产生微弱的影响。 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流失、农药使用量和是否种植传统品种水稻无显著关联。(6) 劳动力转移在现阶段不直接危及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维护,哈尼梯田的保护需要优先关注灌溉水资源保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5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李艳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37092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082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工资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7140311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明轩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元阳哈尼梯田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批准号:4166301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苏友波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农村老年人口的劳动力供给

批准号:70303018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庞丽华
学科分类:G0313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哈尼梯田水源区森林涵养功能与梯田保水保土机理研究

批准号:3107063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宋维峰
学科分类:C1613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