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膜融合抑制剂P-19的广谱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67348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4.00
负责人:种辉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韦华冕,丁晓慧,熊圣文,伍熙源,刘紫轩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研发膜融合膜融合抑制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项摘要

The membrane fusion plays a key role during HIV infection process. Thus, it is highly important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HIV membrane fusion and to develop novel HIV fusion inhibitors. We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the residues Met 626 and Thr 627 preceding the pocket-binding domain of the C peptide adopt a unique M-T hook structure. Based on M-T hook, we designed a 23-amino acid potent anti-HIV peptide named HP23 and it had high anti-HIV activity. Because of different evolutionary history, HIV-1 and HIV-2 only share about the 50% homology gene. The current anti HIV-1 drugs especially targeting membrane fusions have very low anti HIV-2 activity. On the basis of HP23, we designed a novel membrane fusion inhibitor P-19, which showed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different strains of HIV, including HIV-2, SIV and other strains. So we ask that whether P-19‘s broad-spectrum antagonistic capacity is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membrane fusion mechanism? The aims of this proposal are to understand the antiviral mechanism of P-19 and to establish strategies for designing and optimizing HIV fusion inhibitors. Specifically, we will systemically study P-19 on its antiviral broad spectrum, the effect on the viral fusion capacity,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viral target site as well as its structure.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membrane fusion mechanism may open up new research focus and lay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novel anti-HIV drugs.

膜融合抑制剂阻断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关键步骤,深入研究膜融合机制并据此研发新一代抗病毒药物成为当前的国际热点领域。基于我们发现的M-T钩子结构,设计了23个氨基酸的短肽HP23,其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近期在短肽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新型膜融合抑制剂P-19,其表现出对HIV不同种株的抑制活性,其中包括HIV-2,SIV等毒株。由于HIV-1和HIV-2的进化史不同,仅具有约50%同源性,而P-19表现出超级广谱的抑制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存在特殊性。本课题拟对P-19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包括抑制剂的广谱活性、形成6-HB核心结构的特殊性及结构生物学分析,在获得功能与结构信息的基础上,探讨广谱膜融合抑制剂P-19的独特作用机制。预期结果可能开辟新的研究热点,这对探索HIV膜融合机制以及研发新型艾滋病药物都具重要的科学意义。

项目摘要

膜融合抑制剂阻断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关键步骤,深入研究膜融合机制并据此研发新一代抗病毒药物成为当前的国际热点领域。基于我们发现的M-T钩子结构,设计了23个氨基酸的短 肽HP23,其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近期在短肽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新型膜融合抑制剂P-19 ,其表现出对HIV不同种株的抑制活性,其中包括HIV-2,SIV等毒株。由于HIV-1和HIV-2的进 化史不同,仅具有约50%同源性,而P-19表现出超级广谱的抑制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存在特殊性。本课题对P-19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包括抑制剂的广谱活性、形成6-HB核心结构的特殊性及结构生物学分析,LP-19表现出稳定的结合亲和力和高效、广泛、持久的抗病毒活性。在体外研究中,LP-19有效地抑制了HIV-1、HIV-2和SHIV、 SIV介导的细胞融合、病毒进入和感染。对各种亚型的分离株和耐药突变体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体外研究表明,LP-19在猕猴体内的抗艾滋病毒活性显著提高,半衰期延长。在短期单药治疗中,LP-19可将急性和慢性(SHIV)感染的猴子的病毒载量降低到无法检测的水平。本研究为临床开发提供了一种理想的HIV-1/2融合抑制剂,并强调病毒融合步骤作为药物靶点的重要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2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3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4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7
5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DOI:10.3760/cma.j.cn371439-20200423-00009
发表时间:2021

种辉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37180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00067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HIV膜融合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优化

批准号:8147325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何玉先
学科分类:H3506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I类包膜病毒膜融合机制的广谱抗病毒多肽设计

批准号:8157326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潮
学科分类:H340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多肽-生物膜相互作用SPR技术的多肽HIV融合抑制剂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0145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车津晶
学科分类:H35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可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HIV膜蛋白基因变异模式研究

批准号:8177349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林
学科分类:H30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