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肽-生物膜相互作用SPR技术的多肽HIV融合抑制剂作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0145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车津晶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知航,谭莉,许先兴,刘若瑞,侯禹男
关键词:
催化剂多肽类HIV融合抑制剂SPR技术作用机制病毒生物膜
结项摘要

鉴于多肽类HIV融合抑制剂在分子水平精确的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项目依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和"膜催化剂"理论,提出多肽类融合抑制剂可能的作用方式是病毒生物脂膜作为"催化剂",先将抑制剂催化到膜表面,然后再与其表面蛋白(gp41、gp120)作用,产生抑制效果。由于病毒膜具体组成还不清楚,将与HIV病毒生物脂膜成分相似的高胆固醇和鞘脂含量的生物膜定义为"HIV融合抑制催化膜"。为克服常规关键实验手段的局限性,引入新颖的SPR技术研究融合抑制剂-"HIV融合抑制催化膜"相互作用。探讨多肽类融合抑制剂与"HIV融合抑制催化膜"特异地相互作用和已知药效的关系,将更全面地阐述融合抑制剂作用机理,发现并确证病毒生物脂膜为多肽融合抑制剂新型筛选靶标。该项目将为加速此类药物开发进程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项目摘要

鉴于多肽类HIV 融合抑制剂在分子水平精确的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项目依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和“膜催化剂”理论,提出多肽类融合抑制剂可能的作用方式是病毒生物脂膜作为“催化剂”,先将抑制剂催化到膜表面,然后再与其表面蛋白(gp41、gp120)作用,产生抑制效果。本研究已最具代表性的HIV多肽融合抑制剂西夫韦肽和恩夫韦肽、文献报道的细胞生物膜成分脂质体构成的普通细胞膜和“HIV 融合抑制催化膜”(HIV病毒膜)为研究对象。成功构建了新型基于SPR技术的多肽-生物膜相互作用系统,克服了常规方法的局限性。证明了西夫韦肽(sifuvirtide)选择性结合HIV病毒膜,而恩夫韦肽(T20)不能选择性结合HIV病毒生物膜。验证了对HIV病毒细胞膜有选择性结合的HIV融合抑制剂有更好的药效。该研究更全面地阐述融合抑制剂作用机理,发现并确证病毒生物脂膜为多肽融合抑制剂可能新型筛选靶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车津晶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从多肽-多肽相互作用研究细胞的内吞机理

批准号:2157400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梁德海
学科分类:B0309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利用SPR技术寻找HIV-1病毒Vpu蛋白抑制剂

批准号:8130281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山广志
学科分类:H35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非天然结构的抗HIV活性多肽设计及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3097361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史卫国
学科分类:H34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日本血吸虫抗氧化靶标蛋白SjTGR多肽抑制剂的筛选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2136500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亿保
学科分类:B020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